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以水定城湖美河畅 书写水生态文明“武汉样本”

2015-03-24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沙湖恋曲

  “水者,地之血气,如经脉之通流者也”。武汉云水相依、一城秀水半城山的城市格局,为全市形成“江穿城、城镶山、山拥绿、绿映景”的“蓝绿网络”提供了绝佳的自然优势。水,让城市更加安静、祥和,彰显着武汉的生态之美、自然之韵。

  水安则国安民安,水生态兴则文明兴,水资源更是人类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武汉,优于水,但也忧于水:城市水安全的老问题仍有待解决,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越来越突出。

  秉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底线思维,如何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刚性约束,然后进一步变成优势,真正实现优于水而不忧于水,在全国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武汉样本”?武汉这座两江交汇、百湖密布、港渠纵横的城市,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打造“浪漫版”滨水宜居之城

  江、河、湖、渠、港,静水流深,生生不息,令城市更显生机与活力。去年,我市入选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这与始终坚持以生态支撑为底线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密不可分。

  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交通拥堵、工业喧嚣等问题日益突出,安静正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和奢侈享受,市民对安静环境的向往越来越迫切,“让城市安静下来”,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

  水生态文明建设,正与这一新的城市建设理念高度契合。近年来,我市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围绕两江四岸建设、湖泊生态修复及中小河流治理、港渠整治、水网连通等方面多管齐下,新添一处处滨水、慢行、休闲空间,遍布城市中心与郊野,令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更添浪漫舒缓,更显生态宜居。

  两江四岸

  开敞城市滨江绿色客厅

  昨日,家住青山区的梁女士路过江滩青山段一期(罗家港——建二),不禁眼前一亮,昔日高大的江堤已变缓坡,绿草如茵,绿道蜿蜒,路边各种树木已发新绿,远望宏阔江景,更是一目了然。她不禁感叹:“真是太美了,这才叫还江于民呢。”

  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专家表示,“青山段一期(罗家港——建二)首创缓坡式生态堤防,令城市、江滩、堤防形成三位一体的景观结构,打破了防洪墙将城市与江滩隔离的旧格局。”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滩青山段一期(罗家港——建二)约2公里综合改造示范段已完成,目前正在做最后扫尾,将于今年“五一”前开园迎客。

  据了解,仅2014年,全市在建江滩就达18公里,现已形成我市长达39公里的城市滨江绿色客厅,年吸引游客及市民数千万人次。

  近期,我市将重点实施长江武青堤、客运港、汉阳江滩,汉江硚口三期、汉江汉阳二期等江滩建设。预计到2015年底,新增江滩20公里,新增滨江生态空间200万平方米。

  整治河湖港渠

  上演生态景观“变形记”

  上周日,刚刚建成开放的竹叶海生态湿地公园,迎来数十位“爱我百湖”志愿者。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黑水鸡、野鸭水中自在游弋,风过处,大片竹林沙沙作响。志愿者们不禁感叹:“渔塘变身生态湿地,水干净了,鸟也多起来了,变化太大了!”

  多个城中湖也都在上演类似的“变形记”——经生态修复两年有余的内沙湖水质提升两档,惊现“水下森林”,湖中小岛成了野鸭子栖息繁衍的天堂;鲩子湖经底泥清淤、二次截污后,重现双塔倒影;晒湖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水质同样连升两档……

  2014年,武汉编制完成166个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全市水域面积“多”出约3个东湖,为武汉在新起点上保护湖泊奠定了基础。

  武汉是百湖之市,也是百河之城,共有大小河流165条。从2009年开展中小河流整治试点以来,我市已陆续完成11项整治工程,治理河道总长约130公里。其中,汉南区马影河景观示范段工程,建有广场、栈道、亲水平台、景观亭廓等设施。在纱帽街居住近40年的刘先生为之点赞:“真没想到脏了好些年的这条河,又变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了”。

  河湖治理紧锣密鼓,港渠整治也如火如荼。汉阳区的朱家老港,曾经是堆满垃圾、臭不可闻的“龙须沟”,去年经过治理后,如今,“垃圾不见了水也干净了,我们也敢开窗户了。”汉阳区永丰街李女士称。据了解,在汉阳像这样的“龙须沟”原有21公里,现在大都走水正常,垃圾大大减少,“水葫芦”等绿害也基本得到了控制。

  水系连通

  一橹摇遍多湖览水上风情

  近年来,我市实施六湖连通工程等多项水网连通工程,通过新建必要的人工通道,增强河湖连通性,在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美的滨水空间。已建成的东沙湖连通渠工程(一标)让武昌区132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排水效率提升1倍。同时,依托该工程打造的楚河汉街,成为武汉旅游新景观,市民坐上游船,可在东湖与沙湖间自由穿梭。

  水系连通工程在三镇各有落点。在大汉口片区,去年底,金银湖水系连通工程正式动工,今年9月建成后,不仅可形成金银湖动态水网,改善区域水生态、提升水环境质量,更能营造出完整的水乡美景,提升市民的休闲环境品质。

  未来,随着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等湖泊相通,一橹摇遍、尽览水上风情将变成现实。

  精织“现实版”安全通畅之网

  地下良心工程

  如果说,武汉地上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围绕“生态”二字书写“浪漫之美”的华美篇章,那么,武汉地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实在在的“良心”工程——它们,构筑着这座城市地下排水、污水、供水管网,关乎着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些管网在地下蜿蜒蛇行,不为人知,却充满着“现实主义”的担当,每一米延伸,都关乎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每一处畅通,都关乎民生疾苦的感同身受;每一张网的织就,都是对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

  这种“实”,是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地下工程的“灵魂”。我市借“中心城区排涝、治污、供水两年决战计划”的推进,将全市未来两年的“三水”管网建设落到实处,由此奠定、夯实城市未来地下管网的宏大格局和坚实根基。

  百亿元升级排水系统

  构建渗滞蓄排防涝体系

  依据2014年编制完成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我市在提高中心城区现状“排”的能力的同时,将构建渗、滞、蓄、排的排水综合防涝体系,确定武汉防涝目标为能有效应对50至100年一遇的暴雨。

  本着“完成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全面推进排水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过去两年,我市先后完成了禁口明渠、大中型外排泵站双回路、公正路等10项排水工程,多个渍水点正从全市渍水地图上消失。

  前不久,我市迎来今春首场暴雨,家住台北路的欧阳先生欣喜地发现原来遇雨即渍的台北路,经过箱涵施工改造后,终于摆脱了渍水之苦。

  据了解,全市排水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42亿元,将新改扩建泵站18座,新增泵站抽排能力663立方米/秒,新增排水管网361公里。未来两年,将建成汉钢西泵站,继续推进民生路泵站、长江隧道排水等骨干排水设施建设,启动后湖泵站三期等一批泵站建设。可以预见的是,两年决战计划,将带给像欧阳先生一样饱受渍水之苦的市民更多福音。

  近期,我市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优化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现已作为湖北省唯一推荐城市,参加全国竞争性评审。

  两年内

  主城区污水骨干管网“收官”

  数据显示,2002年底,我市仅建成沙湖、二郎庙、黄浦路3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仅33万吨/日,不到全市污水排放总量的一成。而至2014年底,全市中心城区共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1700公里污水管网,污水提升泵站54座,形成了12片污水处理系统。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203.5万吨/日,年污水处理量约为6.54亿吨。

  有关规划专家评价,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建设,我市几乎从零起步,初步形成污水收集、处理骨干管网,基本解决了污水处理“量”的问题。下一阶段将着重对尾水排放标准提档升级。

  为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我市启动《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并有计划、分步骤地逐年推进。到2016年,将形成主城区较为完善的污水收集骨干管网体系。届时,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增至278万吨/日,污水管网增加到2000公里以上,基本解决中心城区长江、汉江水源地及湖泊的市政排污问题。

  调布局提工艺

  供水安全实现多重保障

  据统计,2006年以来,环保部共调查处置了151起涉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水安全已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成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市正积极推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按照水厂布局大调整、制水工艺大提升、供水管网大改造的思路,全面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按照初步计划,我市拟整合白鹤嘴和余氏墩水厂,实施管网连通,扩建堤角水厂,改造取水头部延伸至主汊取水;扩建沌口、军山水厂,实施汉阳地区管网连通;加快汤逊湖第二出江通道建设,保障白沙洲水厂取水安全等。此外,还将重点对琴断口、余氏墩、白鹤嘴、堤角等水厂进行工艺升级,加快更新改造安全隐患管网等。

  同时,还将全面强化水源地保护、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善提高等工作,全方位确保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