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岁月如歌 年画展再现40个武汉镜头

2015-02-27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爱国丰产评比竞赛》

《江岸的早晨》

《青工的舞蹈》

《为实现五年计划,奋勇前进!》

《拥护新婚姻法》  1950年 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

《在“二七”工人俱乐部里》

《万里长江第一桥》

《万里长江横渡》

  “这些年画太亲切了,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27日,六旬市民郭鸿熙在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看了“岁月如歌——老年画”展览后感慨。

  年画展由武汉革命博物馆和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举办,年前开展。展出的40件(套)湖北早期年画精品,年代最早的1950年出版,最晚1981年。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也有年轻人和中小学生。

  这些年画生活气息浓郁,时代特色鲜明,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宣传新婚姻法、上世纪60年代号召勤俭节约、1977年恢复高考后反映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部分作品还记录了湖北武汉的重大事件,如荆江分洪、武钢炼出第一炉铁、国棉一厂第一个“五年计划”、市民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庆“五一”游行、纪念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十周年等。

  在这些年画的作者中,记者看到了已故着名画家汤文选的名字,他创作的《爱国丰产评比竞赛》1953年由湖北美术工作室出版。该作品描绘了湖北农村的丰收景象,一群刚刚收割完稻谷的农民满脸喜悦。

  展出年画中还有刘依闻、杨之光、魏杨、白统绪、章育青等知名湖北画家的作品。

  53岁的策展人李小明是一家文化出版公司的总经理,对年画留有鲜明的记忆:“小时候每逢过年,父母都会派我去买年画,这也是过去武汉人‘打年货’的重要内容。”

  李小明说,2009年,一些老读者向他所在的公司反映,希望出版老年画,但很多老画家的作品早已没有了。李小明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找到了60多张由湖北画家创作的年画样本,翻拍后制作成挂历和大16开的年画礼品,非常受欢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年画最盛行的时候”,李小明说,“一些年画反映了真实的生活,也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并影响了几代人,对武汉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城市记忆。希望这个展览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这么美好的东西”。

  该展将展至元宵节。

  让工人农民作“门神”

  75岁的贺飞白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前身),1965年参加工作后,从事年画编辑出版数十年,亲眼见证了年画兴衰。

  贺飞白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下设美术组,编辑出版年画和连环画,年画市场主要是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农民对年画的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出版社的年画,鼎盛时期每年发行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除了京津沪以外,我们在地方专业出版社中名列前茅,影响很大”。

  年画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农民。贺飞白说:“过去农村贴年画的风气很盛。夸张地讲,农民在家里贴年画就像‘糊墙’一样到处贴,就图个喜庆和热闹。”

  传统年画的内容,有才子佳人、三国故事、红楼故事,也有民俗类的鲤鱼跳龙门、胖娃娃、门神等。出版社和画家们还共同创作了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年画”。比如“新门神”的形象一边是工人,一边是农民;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成为年画中堂;用条屏形式讲故事的年画增加了雷锋故事等。

  “没有电视机,农村放电影也少,买年画、欣赏年画成为当时农民的重要文化生活。”贺飞白说。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湖北年画创作繁荣。贺飞白说,很多知名画家都是“新年画”的作者,出版社根据市场情况向他们约稿,或者直接采用画家已完成的作品。这一时期,湖北画家的年画多次在全国获奖。

  为推动“新年画”的发展,出版社每年还到湖北各地举办年画创作班,专业画家辅导业余作者进行创作。

  “文革”期间,样板戏剧照一度成为年画题材,风行一时。

  1972年起,湖北的出版社根据消费者需求,重新出版发行由画家创作的年画作品。

  1985年前后,年画被挂历所取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老年画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画年画 要“下生活”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创作年画是专业画家们的主要创作活动,武汉地区知名画家经常“下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

  汤文选:“拙”才真实

  汤文选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人们的印象中,他擅长花鸟、山水;年画《爱国丰产评比竞赛》,让观者领略到他描绘人物的功力。

  汤文选在上世纪50年代下放到农村改造,“文革”期间也受到冲击,但他从艺60年,从未停止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会。

  策展人李小明说,年画《爱国丰产评比竞赛》中的人物造型准确、人物关系明确,从风格上看,画家似乎还在有意模仿农民画,非常生活化,“作品中的农民画得很‘拙’,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不够洋气漂亮,但正是这种‘拙’,才使人物更像真实的农民,这样的年画才深受农民的喜爱”。

  刘依闻:与工人同吃同住3个月

  年画《在“二七”工人俱乐部里》是着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刘依闻创作的,画中二十余位老工人形象各异,个个生动。96岁高龄的刘依闻老人在电话里向记者回忆起创作经过,依然思路清晰。

  上世纪50年代,“二七”工人俱乐部是武汉所有工人俱乐部中条件最好的。1958年,刘依闻和几位画家一起到江岸机务段和江岸车辆厂深入生活,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了3个月,“很多老工人下班后到‘二七’工人俱乐部去玩,我也经常在那里给他们画画,后来创作了大型油画《在“二七”工人俱乐部里》,里面有很多人物都是真实的形象”。

  第二年,出版社向刘依闻约稿,这幅作品被印成年画发行到中南各省。

  贺飞白:帮业余作者画画不署名

  湖北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画家贺飞白告诉记者,过去出版社到襄阳、黄冈、孝感等地举办年画创作班时,他和一些美术编辑在各地基层一待就是几个月。这不仅为了深入生活、寻找题材,也帮助业余作者进行年画创作。

  基层的业余作者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灵感,也可以创作一些作品,但从专业角度看,还达不到出版年画的要求。贺飞白说:“当年的美术编辑都是编创复合型人才,一部分年画的创作也由他们完成。有些业余作者画的年画,稍作修改就能出版,但也有需要我们重新画的,不过最后署名还是业余作者。”(长江日报记者黄征 通讯员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