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魅力乡村

武汉市蔡甸区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6-04-28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蔡甸区现有人口45.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27万人,行政村288个。近年来,我们结合“三万”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着力点,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以“城管革命”进村湾、“绿满荆楚”植树、文明单位结对共建美丽乡村等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奓山街星光村、索河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蔡甸街、桐湖办事处、蔡甸街齐联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

  坚持试点示范,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整合部门资源,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亮点,发挥示范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是开展国家级及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奓山街星光村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依托高湖绿道和通城大道及一致村区位、文化等优势,突出“一线串九珠 九鲤跃龙门”和“水岸乡村 恬园一致”的理念,申报了大集街“九如鲤”和奓山街一致村6个村湾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3073万元。积极开展村湾环境整治,实施房屋立面整治及道路、雨污分流、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二是开展省级宜居村庄创建。以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创建“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引导农房建设向中心村、农村新社区相对集中,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共创建省级宜居村庄18个,大集街黄虎村、洪北管委会金马堰村、张湾街新民村、永安街炉房村、蔡甸街永利村被命名为“宜居村庄”。

  三是启动开展区级美丽乡村创建。制定了全区“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及目标体系,明确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建设内容、评价指标和管理制度等。在26个村开展创建试点,积极打造区级美丽乡村示范典型。全区59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60多个村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帮助结对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参与扶贫攻坚。市级文明单位东湖泵站为共建村——玉贤镇争光村制定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省级文明单位区审计局与侏儒山街周门村结对共建,组织村“两委”成员加强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业务学习,规范村级财政收支,指导开展社会网格化管理创新,有效解决影响该村和谐稳定的隐患问题。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文体服务供给

  将文化站(室)提档升级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集多功能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图书室等一体的标准,提升街乡镇文体服务中心12个,建成村文化室28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8个。为314个村(社区)文化室配置电脑、投影仪、音响、图书、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扶持文化社团协会12个,民间艺术团队38个,社区和村级文艺团队318个,文化志愿者400余人,为全区村级文艺团队投放文艺器材55套8085件,对12个协会社团45名个人进行奖励和扶持。全区建成各类体育场地216个,晨晚练点173个,全民健身体育路径器材460套、2300件,街乡镇、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1.83平米。

  完善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成农家书屋288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家书屋管理员报酬、图书报刊更新、日常读书活动等经费,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农家书屋“蔡甸模式”。组织农民读者参加市农家书屋读书报告会,坚持开展书屋巡查、书屋讲座、农民读书演讲等活动。张湾街上独山村、侏儒山街金鸡村率先在全省实行农家书屋与农村科普站共建共管共用。大集街南湖社区农家书屋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玉贤镇农力村农家书屋获“全国模范农家书屋”称号。莲溪社区等3家农家书屋被评为全省“五星级农家书屋”,蔡甸街西屋台村等5家农家书屋被评为全省“三星级农家书屋”,农力村等4家农家书屋被评为武汉读书之城建设“十佳农家书屋”。

  推进“城管革命”,促进形成农村环境管理新常态

  今年,将“城管革命进农村”工作作为全区“城管革命”对街乡镇、村湾考核的重要内容,重新修改完善了考核奖惩办法,采取“八六四”三级奖补标准,严格实行以奖代补。即:对年度考核平均成绩70分以上,22个2千人以上的村,每个奖补8万;148个1千――2千人的村,每个村奖补6万;122个1千人以下的村,每个村奖补4万元。同时,按照考核办法,对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行政村、街乡镇实行重奖。按照“以奖代补”办法,全区2015年在“城管革命进农村”的预算投入超过2100万元,对村平均投入约7.2万元。

  全面动员、精心部署、对症施策,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秩序综合管理。索河镇在彭新村、渔业村召开“城管革命”进农村工作现场会,督促落实村湾环境长效、常态、精细化管理。张湾街办事处增配封闭式钩臂箱200余个,对标改造村级垃圾中转站50余个,垃圾集中转运率达到100%。成功管委会组织城管、环卫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共30余人开展为期10天的环境卫生秩序治理大会战,清除积陈垃圾百余车,清理乱堆放、乱牵挂、乱张贴千余处,擦亮了蔡甸的西大门。

  创新创建途径,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一是抓好“四会”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赌协会、道德评议会建设为核心,对村内集体收益使用、公益事业兴办、文明家庭创建等事项进行民主决策监督;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形成拒赌拒毒、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推进乡规民约进农家、婚育新风进农家、文明礼仪进农家、绿色生活进农家。二是抓好主题教育,创新家庭文明建设。开展“我家家训家规和家风故事”征集活动,首批在奓山街星光村、蔡甸街齐联村、索河镇索河村建立了“家风建设”示范点。索河镇编纂了《吴氏族谱》、《李氏宗谱》、《樊氏宗谱》等,营造“修订家谱,弘扬家庭美德”的浓厚氛围。蔡甸街齐联村干部敲锣打鼓将家风家训牌匾送到各家各户。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全面推进文明建设进程。今年,推荐市级文明新村30个、十星级文明户288个。坚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好媳妇”、“好婆婆”等推荐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劳模蒋扣分,武汉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朱耀堂、吴清安,蔡甸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永不退休小组长刘菊兰等一批农民先进典型。全区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歌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农民群众从中汲取崇德向善的动力。

  下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实现目标科学化、建设规划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经常化、活动群众化。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文化站、文体广场等文体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结合起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蔡甸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