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武汉市卫计委召开胡莹君先进事迹座谈会

2015-04-16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社区医生徐华均手缠绷带参加座谈会,与前辈胡莹君分享基层行医故事

  4月15日的座谈会上,东西湖辛安渡卫生院的社区医生李云桥带来一组数据,让与会者感到震惊。

  李云桥所在的辛安渡卫生院,共有44名职工,一年门诊量为3万人左右。其中,由他所领导的5人卫生室,一年接诊的病人将近1.9万人次,占到整个卫生院一半以上。

  “社区医院搞得好不好,医生很重要,只要我们像胡大姐这样工作、这样对待病人,病人没有不来的道理”。

  李云桥说,胡莹君不仅以医术赢得了病人的信任,更使得自己成为走马岭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提升了社区医生在群众中的地位。

  走马岭中心卫生院2013年全年门诊量12.5万人次,不仅牢固地抓住了本地首诊病人,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群众前来就诊。

  院长张庆芳非常赞同李云桥的判断,“社区医生有改变,医院就会有变化,医院变化了病人就会对医院的认识产生变化”。

  越是熟人社会 越应发扬胡莹君式的服务态度

  天天“马路巡诊”,随时性的为病人就健康问题答疑解惑。来自江夏的社区医生徐华均说,“马路巡诊”既是胡莹君医生一种特殊的医疗手段,也是和患者亲密的沟通方式。

  徐华均是南水北调移民,5年前从丹江口搬迁到江夏来。

  此前,他是一名医院医生,当了几年社区医生后,虽然收入比不上以前,工作量比以前大,但是干得却非常舒心,“接地气后,病人对我更理解,再也没有碰到医患关系的纠纷”。

  多体谅、多包容、多换位思考,是徐华均看病的三大法宝。他说,现在社区医院都是实行的基药制度,“药都是一样的,但是老百姓觉得你服务好,同样的药效果都要好些”。

  社区医生,是全科医生,不会打针的他只能从头开始学。徐华均说,刚学会打针的时候,往往一针要试几次,有时候觉得过意不去,病人反过来安慰他,“没事,过几天肿就消了”。

  与病人交往得越久,感情也越来越深。徐华均说,妻子起先反对自己当社区医生,现在却十分支持,“去买菜和散步,总有人主动给她打招呼、问好,特别受尊重”。

  社区往往不大,大家生活在熟人社会中。李云桥说,越是这样,就越应该学习和发扬胡莹君式的服务态度,“看病处处留心、事事细心,通过耐心亲切的服务,让群众形成好印象”。

  不满足于只看小病 还在求学的胡莹君让年轻人惭愧

  “胡医生这么大年纪,在卫生院德高望重,但还是非常注重学习。”

  走马岭中心卫生院院长张庆芳说,卫生院派到大医院学习进修的医生回来后,胡莹君都是第一时间找到他们,问大医院最新的临床诊断方法、用药方法,为自己充电。

  张庆芳也曾是胡莹君的请教对象。他回忆,1997年在武汉市第四医院进修带回来的读书笔记、诊断笔记、查房笔记,胡莹君都借过去阅读和摘抄。

  几年前,走马岭中心卫生院实行电子病历。此前连电脑都没有接触过的胡莹君,连续几个星期每天熬到深夜学习打字和上网。

  现在胡莹君已经成为卫生院写电子病历的高手。张庆芳说,这种学习的态度和精神,自己非常感动。

  来自蔡甸的社区医生丁章雄,是一名赤脚医生的后代。他说,父亲当赤脚医生时,三更半夜都有病人来敲门,有时候冬天晚上要出门接诊六七次。

  不仅学习父辈们对病人的服务态度,胡莹君的学习精神也让他感到惭愧。

  丁章雄说,此前认为自己只能看小病,学多了也没有大用场,认为学习是一种形式主义。

  听了胡莹君的介绍后,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丁章雄说:“我们不仅要像胡医生那样,用心去看病,还要用心学好技术,让自己的水平跟得上群众的要求。”

  群众的信赖 让社区医生能够改变一地风气

  “现在,除了找我看病,还有要找我反映家事的。”昨日,来自新洲仓埠的社区医生潘文涛说,这几年自己做了好几次“媒人”,促成了一些美满姻缘。

  他说,基层群众自尊心强,最怕社区医生摆架子,以专家身份自居,“你把他当亲人看,他反过来也会把医生当亲人看,听从你的劝诫”。

  在社区,医生和老师,都是非常受人尊重的。潘文涛认为,胡莹君这样的社区医生,不仅受信任还受群众尊重,既是晚辈们的道德模范,又是党和国家政策最好的宣讲员。

  利用这种熟悉,在潘文涛的宣传下,他所在医疗点的上千群众现在都接受了“分级诊疗”的观念。

  “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看病,报销比例不一样,有些问题逐级转诊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潘文涛说,每次医疗点有病人罹患癌症等重症,自己会主动上门,向他们宣讲国家政策,提供求诊建议。

  “像胡莹君医生这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一个病人,病人再影响自己的家庭和亲戚朋友。”黄陂社区医生罗望发说,这不仅改变了群众对医生的一些偏见,还为社区带来了正能量。

  对此,张庆芳颇有感触。他说,胡莹君不仅是宣讲员,还是播种机,通过她的行为模范,让一些美好的种子撒到了走马岭方方面面。(长江日报记者 刘睿彻 罗京 通讯员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