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硚口:创建文明城市 提升市民幸福感

2018-12-29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秋高气爽,市民行走在硚口,发现主要交通路口交通秩序变有序了;老旧社区居民回家,发现楼道里堆积的杂物没有了、小区宣传栏上的“牛皮癣”变少了;去集贸市场买菜,发现市场内更加干净整洁了;经过施工工地发现扬尘少了,公益广告牌多了……

  500年历史的硚口,因桥而名,因水而兴,更因人而达。硚口正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为契机,打造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7月13日,武汉市召开工作部署会,开展迎检临战动员。硚口区全区动员、全员参与,抓小抓细、攻克难点,努力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街串巷,探访硚口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听市民畅谈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文明城市创建,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学第一天,小学生们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坚持全民创建 营造人人文明氛围

  头戴志愿者小红帽,肩佩志愿者红袖标,手牵劝导绳,在硚口区中山大道利济路口,志愿者张元梅格外引人瞩目。昨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中山大道利济路口时,张元梅正在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主文明过马路。

  今年53岁的张元梅,家住汉正街。每天早上7点半到9点半,下午4点半到6点半,张元梅都会准时在该路口劝导大家文明过马路。

  张元梅所站的路口背后,就是全国学雷锋示范点——武汉市硚口区交通大队一中队利济路警务站。交警们有的在街头指挥交通,有的在向市民宣讲交通法规。

  中山大道利济路口地处汉正街,人流集中,车辆众多。在交警和志愿者们的维护下,路口交通秩序井然。

  记者蹲守观察半个小时发现,大多数市民都能按照红绿灯指示过马路。一些电动车主和骑共享单车的市民也自觉在路口等红绿灯。

  和中山大道利济路口一样,硚口12个主要交通路口,每天都有志愿者在交通高峰时段值守,对行人、非机动车随意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他们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市民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张元梅欣慰地说。

  武汉恒隆广场二期购物中心及地下室项目,位于硚口区京汉大道与顺道街中间。施工单位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记者经过该工地周边注意到,工地周围并未出现明显的扬尘。记者进入工地内探访看到,原来场内实行了电子自动喷淋降尘和旋转式雾炮机,全天24小时开启,每隔10分钟就会自动喷淋一次,大大减轻了扬尘污染。同时,在工地设置了空气质量检测仪,随时对现场PM10进行检测记录。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硚口区各级文明单位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营造了全民创建、人人文明的氛围。

志愿者在引导文明过马路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做文明小市民 当好城市形象代言人

  “现在是红灯,请等下过马路!”9月1日,崇仁路小学的志愿者们来到崇仁路口,协助交警指挥行人过马路。小志愿者周灵芸工作特别认真,看到有闯红灯的路人都会表情严肃地上前阻止:“这样很危险,要等绿灯亮才能过马路”。

  十一崇仁初级中学的志愿者们来到硚口区硚北社区开展孝老爱亲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带着学校精心挑选的慰问品送给社区的老人。

  当天是武汉各中小学开学第一天。硚口区崇仁路小学、体育馆小学、十一崇仁初级中学的百余名学生在全国道德模范杨小玲的带领下参与志愿服务,体验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在“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中,他们走到大街小巷,开展了“文明礼仪劝导”“社区清洁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文明城市传递正能量。

  崇仁路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平常的校园生活中,志愿服务是校园常态,全校每个孩子都是学雷锋志愿者,他们会轮流轮岗去做社会服务,参与到城市发展中。

  硚口区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 文明一起走”主题活动,引导着全区中小学生崇德向善,做文明小市民,当好城市形象代言人。

  当好宣传员 320家文明单位与127个社区结对

  今年101岁的吴叔纯老人,是硚口区站邻园社区的年纪最长的老人。说起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党支部的志愿者,老人赞不绝口。这些年每年都有志愿者们上门为他提供体检诊疗服务。1992年,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党支部发起了“硚口区站邻社区志愿者”活动,与站邻社区结对服务,至今已经25年,从未间断。

  硚口区文明办介绍,截至目前全区有320家各级文明单位与127个社区结对共建,主动到结对社区共建文明城市,当好宣传员、清洁员、讲解员。

  文明城市创建给硚口带来的变化,市民有目共睹,辖区居民感受最为明显。今年67岁的章贤才老人,是汉正街永庆社区居民。他说,这几年来,马路变宽了,街道变整洁了,现在他每天上午都会在街头散步,走一走,看一看。“在文明城市创建的推动下,希望硚口区越来越漂亮,百姓的日子更加美好。”章贤才动情地说。

工地自动喷淋降尘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红色引擎工程 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今年25岁的冯林宇,老家是湖北京山人。三年前,她从河北衡水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今年上半年,她看到武汉号召百万大学生留汉的报道后,回到了武汉。武汉启动“红色引擎工程”,招聘红色物业的服务队员,她报名参加硚安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的红色物业,通过应聘,如愿以偿。

  9月5日,记者看到她时,冯林宇正同硚口区汉水桥街营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道到社区居民家走访。进驻社区一个多月,冯林宇摸清楚了社区的基本情况。营北社区是老旧社区,居民最期待解决的是停车难问题。冯林宇告诉记者,他们正会同社区居委会,制定社区停车疏导方案。

  有大学生物业人员来社区参与社会治理,营北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阮华打心眼里高兴。“进驻社区的大学生红色物业人员全部是党员,可以把先进文化带进社区、楼宇和居民家庭中”。

  最为深远的是,大学生担任红色物业人员,能繁荣“红色文化”,巩固“红色阵地”。

  硚口区文明办介绍,目前该区每个社区都设立了文明创建宣传点,利用社区广播每天播放宣传内容;发动辖区文明单位,组织志愿者、党员、小组长和门栋长,进行入户宣传;社区网格员实行包户包片包楼栋负责制,收集居民群众意见,解决疑难,提供服务,提升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李放军 唐若飞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

[责任编辑:赵玲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