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40位院士聚首为武汉发展建言献策

2018-11-24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让创新精神成为城市品质

  11月23日,武汉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40位“两院”院士在汉聚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共商武汉科技创新大计,共谋武汉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高勇 摄

  会上,武汉市为35家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国强为5名入站院士代表颁发聘书;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为5家企业代表授牌。

  “两院”院士、市科协主席李德仁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呼吁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做科技进步的引领者、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邓秀新,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分别致辞。省政协副主席秦顺全,市政协主席胡曙光,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市委常委蔡杰、曹裕江、李有祥出席会议。

  马国强在讲话中对院士、专家们表示感谢。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我市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全国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马国强强调,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武汉绝不能落后。要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坚持围绕产业抓创新,打造更多“国之重器”;谋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抓紧规划建设长江科学城,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集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主体力量;营造崇尚科学的价值追求,让创新精神成为城市品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列入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实行最优政策,用心用情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保障。

  周先旺主持会议要求,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把科技创新摆在武汉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要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聚集资源,靶向发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主动对接高端智库,上下联动,做好服务,不断开创我市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会上还进行了院士科技成果项目转化签约,总金额达93.21亿元。(长江日报 记者郑汝可 郭丽霞)

  40位院士聚首为武汉发展建言献策

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院士参观改革开放四十年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展。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高勇 摄

  11月23日上午,主题为“科学引领 高质量发展”的首届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40位院士在汉聚首,为武汉市经济和城市发展建言献策。据了解,如此多院士齐聚的盛况为武汉历史罕见。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席本次大会的武汉与外地院士,有隐姓埋名三十载、潜心为国铸重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有“中国光纤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他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开拓者;有长期从事核酸化学及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的有机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他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有演绎零下12度神话的高分子物理化学家、科学院院士张俐娜,她被誉为“武汉居里夫人”……

  “这么多院士聚集在武汉,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对武汉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中国中国光纤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告诉记者,1954年,他大学毕业以后就来到了武汉,目睹了多年来武汉的巨大发展。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则谈到,本次大会主题为“科学引领 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应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为地方经济服务。

  著名农田水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茆智表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为湖北武汉带来了发展机遇,武汉市应抓住这一高速发展机遇,加大科技创新步伐。

  武汉现有院士67人,居全国前列,先后成立了7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高端智力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2018年,武汉大力发展院士经济,打造“院士之城”。(武汉晚报 记者郭丽霞)

[责任编辑:赵玲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