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头条

武汉4位大师获评“湖北工匠”称号

2018-05-10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9日,以“技能成就未来、世赛点亮人生”为主题的首届湖北工匠表彰大会暨技能中国行2018——走进湖北大型技能展,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省人民政府授予龙景庆等10人“湖北工匠”称号,柳兆林等19人“湖北省技能大师”称号,吴俊等70人“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其中,武汉有4位大师——周汉生、代能武、刘自力、吴何庆获评“湖北工匠”称号。

  “湖北工匠”是我省技能领域表彰奖励的最高荣誉。每2年选拔表彰一次,每次10人,每人重奖50万元。“湖北省技能大师”和“湖北省技术能手”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2万元。此次“湖北工匠”选拔活动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经组织动员、基层选拔、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审定公示等环节。

  此次展会上,观众不仅能一睹湖北技能大师的风采,还能现场领略世界一流的工艺和技术以及前沿科技。展会以市州、企业、院校为主体,共设立27个技能展馆,集中展示各地、各单位技能人才工作亮点、特色以及民间工艺、生活服务、现代高新技术等领域技术技能;设立互动体验专区,举行技能互动体验活动。

  据悉,经过6个月备战,人社厅确定了40个项目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涵盖世界技能大赛全部6个领域,分别由我省22家院校、企业和行业承办。

  截至目前,全省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4个、高技能人才工作站4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76个,全省技能劳动者达到8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46万人,占比达29%,居中部六省之首。

中冶集团首席技师周汉生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李子云 摄 

  周汉生: 独门绝技“梁吊法”享誉业界

  在数十个钢厂吊装千余次零失误

  他能在一两秒内用肉眼快速判定吊装物件的重心,计算出需要吊装的滑轮组绳索,目测零部件对接精度在毫厘之间。当起重工36年来,先后参加了武钢、天津大无缝、广钢、珠钢、济钢、西钢等数十个钢厂工程施工,由他负责组织指挥的吊装、安装任务有千余次,从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他,就是中国一冶集团机电公司起重工、中冶集团首席技师周汉生。

  面对吊装难题,周汉生有着一股在战场上攻城的拼劲和兴奋劲,这令他获得“天车安装专家”的美称。1997年,中国一冶集团承建武钢三炼钢工程,此时的厂房已封顶,但车间里“迟到”的450吨桥式起重设备组件却让人一筹莫展。当年,传统吊装方法有“拆顶法”和“液压顶升法”,但耽误工期费用又高。传统方案行不通,只能另辟蹊径。周汉生是起重工出身,他有一手“卷扬机+滑轮组”绝活,他提议,在梁上安装滑轮组,“厂房内增设一根主梁,利用卷扬机和滑轮组,在有限的空间内模拟出大型吊车的功能。”经过多次修正完善方案,周汉生研发出“梁吊法安装大型桥式起重机技术”。实战检验,仅用一周就完成安装,并成功试车。总体安装费用仅50万元,比用传统吊装法节约了60%至80%的成本。

  周汉生零差错的背后,是他用实践证明了自己说的话:“虽然我是个起重工,但也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凡事不能光用力气,还要有韧劲儿。”

  “周大师是中国‘梁吊法’第一人。”周汉生大师工作室的成员陈海生告诉记者。目前,“梁吊法”技术广泛应用于钢厂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据统计,已有近200台大型桥式起重机采用“梁吊法”进行安装,为企业创造了超过23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焊接专业首席技师代能武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代能武:焊接过西昌卫星发射塔架

  在北京奥运九环球上留下完美焊缝

  从北京的京广大厦高层钢架,到西昌卫星发射塔架;从三峡闸门,到北京奥运会九环球;从第一艘万吨级货轮,到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手持一把焊枪,把钢铁当针线,将一块块零件完美融合,一干就是34年,中国蓝领的工匠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就是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焊接专业首席技师代能武。

  “电焊是门精细活。”代能武告诉记者,为尽早掌握过硬的焊接技术,他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的炉膛内,用仰、卧、起、坐各种姿势作业,练就了一身焊接绝活。

  有一次,公司某容器产品泵压过程中出现了渗水,代能武钻进容器内,一手拿电筒,一手拿焊枪,一条焊缝一条焊缝地排查、补焊,猫着腰干了8个多小时。这种猫腰缩身的绝活,很多电焊工都无法做到。

  还有一次,公司重点设备落地铣镗床旋转平台损坏破裂,若外购该部件需花50多万元,且订货周期长达4个月,代能武主动承担该设备修复重任。他反复查阅专业书籍,反复实验,克服了有色金属材料焊接难度大、精度和技术要求高的困难,自编焊接工艺,专门制作加热炉和焊接专用工装,用较短的时间圆满完成修复任务。

  最值得他自豪的,是带领同事焊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九环球,九环球的第一球,就是他焊接的。他通宵达旦,精益求精,精确到每一毫米,没有出现一点瑕疵,他对班组同事说:“这是给全世界人看的,焊不好,就丢了中国人的脸。”

  代能武说,每当焊完一条美观的焊缝,心里的成就感就增加一分,看着自己亲手焊接的高楼矗立在我国的首都,看着自己亲手焊接的跨江大桥连接长江两岸,内心的自豪感无以言表。

宝武集团武钢有限炼铁厂高炉炉前总技师刘自力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李子云 摄 

  刘自力:1485℃铁水边钻研“炮泥”配方

  变“烧钱机”为“印钞机”创效三千万元

  炉膛口熊熊火苗舔卷,每隔2小时,1485℃炙热的铁水被倒入浇铸煲中,四溅的火花喷射在地面上,留下猩红的小点。出铁场上,宝武集团武钢有限炼铁厂刘自力手持钢钎走到高炉前测温采样,脸被高温烤得通红,领口处露出的皮肤已被汗水冲得发白。这样“高风温、高风速、高分贝”的环境,他一干就是34年,从一名普通炉前工成长为炉前总技师。

  在多年的炉前工作中,刘自力通过技术创新,使用前沿技术降低炉前职工的劳动强度。球形炮保护盖、刘氏炮泥配料、高炉铁口泥套干拌料……54岁的刘自力凭借过硬的技术,带领创新工作室的技师们共完成攻关项目45个,产生效益3200万元。

  武钢一号高炉由于炉龄较长,产能低下,被工人们称为“烧钱机”。经过刘自力“调教”,硬是将“烧钱机”盘成了“印钞机”。2014年,一号高炉的炮泥使用量由2013年的1.15公斤/吨铁,降至0.61公斤/吨铁;武钢股份炼铁厂全厂炮泥使用量降至0.63公斤/吨铁。对年产1700万吨左右的武钢来说,每吨铁少用0.01公斤炮泥,每年可降低生铁成本200万元。

  刘自力过硬的炉前技术赢得行业认可,名声远扬。一次宝钢股份一座高炉炉况失常,炉缸呈半冻结状态,刘自力奉命连夜赶赴宝钢支援。他在炉台上沉着指挥,将主沟糊死、砂口凝固、铁口打不开的问题一一“拿下”,高炉迅速恢复正常,令现场专家拍手叫绝。

  刘自力说,“我这辈子只专注这一件事,我想把它做到极致”。如今,刘自力依然在座座高炉中日日穿梭,为炼铁厂高炉顺行降本创新实践,为我国炉前技术的进步不断努力,让钢铁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铸锻公司机械模型厂木模型工吴何庆 图片来源:记者李子云 摄 

  吴何庆:模型空间的“魔术大师”

  为世界最大箱体模型解决难题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个身穿蓝色制服的背影半蹲在地上,细细打量琢磨着一座木制模型。“有时候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一天就重复那几个动作”。他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制、多种产品模型攻关、技能创新,创造了每年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为我国重型、超重型装备制造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用30年如一日的精雕细琢证明,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在熠熠发光。他就是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铸锻公司机械模型厂木模型工吴何庆,被业界称为模型空间的“魔术大师”。

  武重集团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用于超临界核电半速转子加工超重型数控卧式加工镗车床DL250的研制,该机床核心部分的主轴箱达100余吨,结构复杂,要求整体铸造,是世界上最大的箱体模型,难度系数非常高。面对制作该模型的艰巨任务,吴何庆查阅大量书籍和数据,利用活动块和劈模的形式对以往的模型进行加长、加宽、加高,在保证铸件质量的情况下节约了大量木材,既减少了模型制作时间,又解决了运输问题,为国家战略装备的研制提供了关键部位的技术保障。

  “我会经常举一反三,将生活中的所见应用到工作中。”1999年吴何庆接到了制作韩国高达6米的钢锭模型的任务,如此高的模型从未做过,而且市场上的木材长度只有4米。他仔细思考,借鉴装修木地板错接的方式,解决了木材长度问题,确保了模型强度,满足了客户的需要。

  谈起工匠精神,吴何庆认为最重要的是“诚信”二字。“从学徒到工匠,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企业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懂得感恩,也必须诚信做人。”2000年至2002年,吴何庆到日本本间株式会社研修,结业后日本客商高薪挽留,他婉言谢绝,毅然回国回报企业。(长江日报 记者章鸽 汪文汉 实习生黄晶晶 通讯员刘华平 许兰波 丁仕均 余明程 黄玲 瞿鹏)

[责任编辑:刘腾腾]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