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匠之师”,禹诚

2023-07-19 武汉文明网 字号:[][][]  

  2023年盛夏,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隆隆的车床声并未因暑假而中断,正如过去三十年一样,禹诚正领着学生同时为几项大赛而紧张备战。

  1993年,学习锻压专业的禹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放弃了沿海城市的优厚待遇。“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一定要做些什么。”她主动投身职业教育,这是她认为最快实现“为国家做些什么”的办法。

  打造数控“梦之队”

  2000年,数控技术方兴未艾。禹诚敏锐意识到该行业潜力巨大,但师资缺乏。“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她义无反顾闯进数控界。

  2005年暑假,禹诚和学生们白天泡车间,晚上住宿舍,一次次地做样件、检查、重做……

  2006年3月,在湖北省数控技能大赛中,禹诚所带团队一举囊获团体第一名,四个单项金牌、三个单项前三名,成为当年比赛最大“黑马”。此后,她率领学校数控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披荆斩棘,连续多年摘金夺银。

  调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之后,从中职到高职,禹诚“拼命”状态始终如一,并陆续培养出一大批技术能手,被誉为数控界的“梦之队”。

  资助学生继续学业

  2021年3月,禹诚带领学生冲刺全国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及制造工艺”大赛,最终指导2名学生斩获全国一等奖,开创了湖北模具专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产品创新设计与开发》申报阶段,曹佳燕和田蔓两位青年教师在禹诚的带领下,不分白天黑夜研讨课程,三人一起住在学校招待所半个月,“我们都觉得她是铁人”。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禹诚的坚持,2020年,工业机器人专业2020级学生李金铭获得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的资格,从备赛开始,李金铭身心就承受了巨大压力,甚至在比赛中不慎将手划伤,而凭借高强度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李金铭最终获得第二名的佳绩。

  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喜悦,当时父亲病重,家里还有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是继续求学?还是就业减轻家庭负担?李金铭十分纠结。禹诚老师得知后,自掏腰包资助他继续学业。李金铭格外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通过不断参赛将课堂知识付诸实践,最终被评为“湖北省技术能手”。

  禹诚说:“做老师就是要帮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怎么做,有些学生只是差那么一点点决心。”

  荣誉只是老师的“定语”

  如今的禹诚,早已有了无数光鲜头衔。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然而,她却说:“荣誉只是教师身份前面的定语,学生认可才是好老师。”

  青年教师李杰曾是禹诚的学生,20多年里,在她的指导和影响下,获得全国优秀裁判、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等荣誉。在李杰的学生时代,恰逢禹诚推动学校与大型汽车模具厂合作。李杰老师对那个夏日蚊虫满天飞舞的车间记忆犹新。多少日夜里,他们操控着学校唯一的一台“宝贝”数控设备加工生产用大型曲面零件,也在李杰心中埋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

  2005年,李杰顺利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但是那个既懂制图、材料、制造工艺、数控,又通力学、加工的万能标杆禹老师一直是他心中的学习目标。第二年,他辞去工作,回到了学校,再次成了禹老师的徒弟兼同事,这一干,就是17年。

  做产品没有“差不多”

  从事职业教育30年,禹诚的学生数不胜数,但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要把每个产品“做到极致”。禹诚说:“做产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没有差不多、大概可以,必须达到100%的精确度。”

  2020级毕业生张杨从中职升到高职,对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专业近乎痴迷,大一时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一等奖,每天对着电脑或机床十多个小时。“像这样的小伙,我真的是又心疼又敬佩。这种工匠精神,我认为我们国家非常需要”。

  备赛的冲刺阶段,时间紧迫又处于夏天,禹老师便将自家的洗衣机搬过来。疫情吃紧时,学校食堂关门,禹老师冒着风险自费给大家买吃的和紧缺药物,还将自家电饭煲也送了过来……“我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得像张杨一样。”

  “他们年轻,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同时也内心脆弱。”禹诚常对学生们说,拥有好的品质和综合素养,不管到哪里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强国,职教何为”“教育强国,教师何为”,禹诚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培养出“大国工匠”的“良匠之师”的不凡作为。

  职业教育是发展民族制造业的重要环节。禹诚说:“我们需要一批踏踏实实做技术的大国工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每一个人才零件都各得其所,支撑发展巨轮激情运转。”

  好老师如群星闪耀,照亮孩子人生之路。(极目新闻 记者张渊)

[责任编辑:叶召梅]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