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泽,男,65岁,生在湖泗长在湖泗。他立足农村,在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倾注了他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主要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明确,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自从1965年从医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他接过父亲的药箱,从一个稚嫩的“门外汉”,成了武汉最年长的村医之一,并获得国家级殊荣;五十年里,经他手诊治过的病人自己都记不清了,而曾经折磨他的晚期肺癌,面对他的乐观望而却步;五十年里,三个儿女长大成人,传承他救死扶伤的志愿,先后步入医务队伍;五十年里,他没有在家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把诊所当家,吃住都在这里,只因深爱这片故土,乡亲们的健康是他最大的幸福。他目标明确,立志一辈子为农村卫生事业而奋斗。
二、情系农村,关心群众生命安全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上门急诊、夜诊是常有的事,但因为山路崎岖,常常要以步代车,特别是夜间更是难以行走。但是只要乡亲们有需求,他随叫随到。
爱心是刘纯泽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1983年7月的一个晚上,有人捎话说村里五保户老人许仲英患了急性肠胃炎,情况紧急。刘医生在赶往老人家里时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他顾不上给自己包扎,直到一个小时的就诊完后,才查看自己的伤口。结果,因为受伤后走的路太多,玻璃渣刺入较深,尽管后来专门为此做过一次手术,但还是有部分碎片残留在里面。至今他的右脚有时走起路来会感到隐隐作痛,但他不后悔,小小伤口,比起救一条人命来说,太值了。
三、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随着国家对农村医疗改革政策的倾斜,基层医疗条件日益好转,新农合、新农保、大病救助等政策让农民看病无后顾之忧。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刘纯泽医生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江夏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