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忠:托起湖乡的绿洲

2020-01-15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我们的余书记,他好了吗!”一句村民见面相互间询问的话语,一句简单、质朴、发自肺腑之言的话语,这是一份尊敬,一份期待,一份祝福之心。他们所说的余书记,就是现任山坡街高峰村党支部书记的余良忠。

  余良忠,男,47岁,汉族,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现任山坡乡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有人这样问过他:“你辛辛苦苦在农村基层干了这么多年,收人变少了,人累病了,身体累垮了,图个啥?”他却说:“组织上让我评选上了市劳模、区道德模范、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村集体也荣获‘践行武汉精神’十佳村湾、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村级经济发展‘十强村’等称号,这就是‘名’;村集体经济从十四年前的负债11.8万元,到年收人2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不足1000元,到现在的1.4万元,这就是‘利’;村民相见时一句热情的'书记保重身体'和脸上真诚的笑容,这就是‘情’。这些‘名、利、情’,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赞扬,更是动力和鞭策。”

  多年来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睿智头脑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辛苦的开拓着,无私的奉献着,树立了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新形象。

  “是否小康,得看老乡”

  2001年,在村民的极力推选和乡党委的盛情邀请下,余良忠担任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他一直坚信着一个道理:“人勤地不懒。只要肯动脑筋、肯吃苦,荒山荒滩也能刨出金子。”当时,村集体不仅负债11.8万元,村委会也只剩下了老书记和妇联主任,可以说是"集体穷、人心慌,村委会三间破公房",是一个典型的“烂杠杠村”。

  为了尽快改变落后的局面,他走访村民广泛征求意见,得出了结论:念好水经、唱响山歌、增规模、公司化,才能治穷根,走富路。

  2002年7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报刊上看到了武汉法雅园林公司有意在郊区发展一处苗木种植基地,正为村集体200亩荒废农场犯愁的他,认为是个盘活闲置资源的良机。于是,他带着村委会一班人,凭着报刊留下的地址,一路打听,满心欢喜地在关山找到了法雅公司。当公司负责人得知他们村地处武汉东南角,距离市区有近百公里路程时,以区位偏僻为由,一口回绝,这无疑给踌躇满志的他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回到村部,他并不甘心,和村委会一班人合计,既然没有区位优势,何不以价格优势吸引客商?形成一致意见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法雅公司,并再三邀请公司负责人实地考察。也许是被他们的诚意感动,公司负责人才勉强答应来村考察,可又嫌面积太小,要求再在周边流转1000亩土地,形成连片基地,才肯来村里投资。

  为了不让这个致富的“金娃娃”流失,他们连夜召开了村民大会。在会上,他对大家说:“土地流转后,大家不仅能拿到流转金,还可以到公司打工挣钱,村湾环境也美化了,何乐而不为呢?”由于土地流转是个“新生事物”,一些村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怕丢失自己世代相传的“饭碗”,表现得犹豫不决。为消除大伙的顾虑,他对村民说:“公司只是租赁大家的土地,我保证土地经营权还是大家的!”

  万事开头难。为了做好农户的协调工作,他天天上门做工作,特别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他逐户“登门拜访”。12组的余良协在东西湖区种菜,开始有抵触情绪,不让他进门,他就陪着他一起种菜,到收工休息时间他拍掉身上的泥土,擦掉额头的汗水,再和余良协促膝谈心做工作,经过多次苦口婆心的解释劝说,余良协终于答应签字。家住纸坊的余良武、余良文兄弟俩做手艺活,每天早出晚归,他就在他们家门口耐心地等,有时深夜十点也不见踪影,等做完工作回到家中,已是凌晨1、2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78户土地流转户全部签字,法雅公司也经过多轮洽谈磋商成功落户。2003年5月8日,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法雅园林公司保福基地正式破土动工,村民也多了一条绿色“财富之路”。该公司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50余户、种植花卉苗木600余亩,户平年增收2000元以上。

  观念一变天地宽。以此为契机,他又先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946亩,成功引进张桥湖生态农业园、高峰生态农业园、武汉绿孚生物有限公司、武汉欣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就近安置固定剩余劳力32个,提供季节用工1万余个,年新增务工收人100万元以上,人平增收1000元。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效益,2008年,他以村为主体成立了武汉金福雅苗木有限,7户入股农户年增收1万以上。2010年,他引导16户农户以土地和现金入股,组建了武汉江夏斗米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先后建设基地610亩,发动农户开辟房前屋后空闲地200余亩。村企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村企包销售“四统一包”的方式,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户种植苗木林果,不仅让村集体一举甩掉“空壳村”的帽子,还为农户增收150余万元,真正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撑起了“保护伞”、铺就了“小康路”。

  “不喊口号,只树口碑”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成为村民致富的“引路人”,更要成为村民生活的“贴心人”。

  2006年4月,他到9组下队,远远就看见山坳边搭盖了一个简易的草棚,旁边一个矫健的青年在田埂上辛勤地劳作。于是,他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得知青年名叫卢光升,今年24岁,春节刚过就到这里“安营扎寨”喂猪种菜,决心利用自家的空闲地发展循环农业,苦于没有资金,只能喂养20头小猪和2亩传统蔬菜。交谈中,他了解到卢光升勤劳好学,却缺乏资金修建蔬菜大棚,这让他既感到欣慰,又眉头紧锁。

  在第二天的村委会上,“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像卢光升扎根农村,怀抱创业梦想的青年,我们村委会有责任、有义务帮一把、扶一程。”会后,在他的倡议下,一个“扬帆计划”出台,村委会每年结对帮扶3名农村创业青年,每年帮扶资金两万元。

  当我把首批2万元帮扶款交到卢光升手中事,他眼中噙满了感激的泪花。当年下半年,卢光升便修建了两个钢构大棚,种起了反季节蔬菜。如今,他的连片蔬菜基地不仅发展到近20亩的规模,在保福社区拥有了自己的销售点,每天清早还驾驶着购置的农用车,定点向武泰闸输送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年纯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

  “干部只有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群众才能把你高高地举在头上。对待一些弱势群体,我们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余良忠总是这样对村干部说。

  12组的余直平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又患有智障,一家四口人挤在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土坯房中,遇上下雨天,屋内满是接雨水的脚盆、脸盆,冬天还得用破棉絮裹塞房屋缝隙,两个小孩上学长期赊欠挂账,生活费更是东挪西借。

  对余直平家的困窘,他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3年,他主动为他家申报了低保,法雅公司落户后,他多次与公司负责人协商沟通,将夫妻两人安置在公司基地做轻活,由于残疾程度较轻,余直平的残疾证迟迟审批不下,2013年7月,他主动邀请区残联领导实地查看才办妥,一家人的生计终于稳定了下来,他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5年来,随着村级经济的壮大,他和村干部一起相继建立了奖学助学机制、高龄补贴机制和困难救济机制,共帮扶奖励390余人次,帮扶奖励资金33万余万。“输血式”救济与“造血式”扶持相结合,使高峰村在共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没有一个人因贫困而掉队。

  “舍弃小家,顾全大家”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名村支书,就是一个村的“主心骨”,就应该常思富民之策、常守为民之责、常兴利民之举。

  2001年7月,他承包着张桥湖和董家海3000多亩的养殖场,已是当地较为殷实的“小老板”。在组织的召唤和群众的期盼下,他毅然放弃了年收入50余万元的“个体户”,选择了每年拿两三千元工资的“村支书”。舍与得之间的抉择,他从未后悔,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是一种硬铮铮的担当,因为他明白一个人富不是有“板眼”,带领大家富才是真把式。

  14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和心血用在村级发展和为村民服务上,以至于自己身患重症也全然不知。2013年4月,他经常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实在是挺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才得知自己患上了糖尿病综合症,并引发了肾衰竭。医生告诉他,如果不及时换肾,最多活不过两年,并命令他马上找肾源进行手术。

  得知病情,村民惊愕,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祈祷,老伴早已哭成了泪人,不停地埋怨他,可他却一脸泰然。他的付出得到了上苍的眷顾,寻找肾源很顺利,手术也如期成功进行。

  2013年6月23日,术后的第15天,眼见着旱期日益临近,可合作社基地的喷灌水网迟迟未安装,他始终放心不下。于是,他不顾医护人员的拦阻,毅然拔掉针头,回到了村里。未作丝毫歇顿,便邀请街道林业站夏站长一同实地察看,概算工程资金,自己不能行走,就让老伴搀扶,实在是走不动了,就走一程、歇一程,全然把医生告诫的隔离休养三个月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概算完毕,尽管腰部的疼痛不断加剧,但一想到自己购买材料,自己施工,能比交给工程队包工包料要节省15万元,他便欣慰不已。

  “身体可以生病,村集体的工作可不能停歇。”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虽然不能外出,但村委会的大事、要事都到他家中商议,他家也俨然成为了“临时村部”。2013年7月,眼瞅着旱情越来越严重,他心里比窗外的骄阳还要焦虑,再也坐不住了,通知村委会一班人一同去看高峰55千瓦泵站运转情况,当他踉踉跄跄地来到泵站时,突然眼前一黑,一把瘫倒在了台阶上。村委会一班人连忙把他抬回家,老伴见状,连声责怪:“老余呀,你这是何苦呢?难道真要拼老命呀!”,他告诉老伴“我何尝不想休息呀,你要知道,一名党员,越是在关键时刻,就越是要豁得出去、挺得下来呀!”

  “在位一分钟,就要服务六十秒。”待旱情稍微缓解,村民就纷纷反映要安装路灯。“村民的需求就是命令!”为方便村民出行,他戴上口罩,到街道、到纸坊,积极向有关领导反映实情,寻求支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路灯问题便得到了迎刃而解。

  正是有了这份韧劲,五年来,他和村干部一起为村民修建道路11公里,挖掘当家塘9口,修建水渠23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3盏,安装沼气池110户,栽种行道树5000棵,村湾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条件改善了,可干部的人也晒黑了,脸也变瘦了。

  人生之旅爱之路,他所有的努力只是希望在天子山畔、张桥湖边留下一片芳草萋萋的绿洲。(江夏区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刘腾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