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提名:移民的贴心人——刘正强

2019-07-30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6月江夏好人提名——刘正强

  刘正强,一位来自十堰市武当山镇的移民,受命于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心脏装了两个支架,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率先垂范,在党和移民之间撑起了心灵的支架,被誉为党的好儿子,移民的贴心人!

  他身高不盈160厘米,高中毕业。曾在山东诸城46军某连扛枪5年,当过兵头,立3等功1次。复员后,和铁路知青点的学生娃娃们在一口锅里搅过勺子。1984年8月,武当山镇清徽铺村成立村委会时,他回到村里当会计,拨弄了8年的铁算盘之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2个春秋。

  如今,刘正强已年逾半百,脸庞黝黑,但无处不显现出刚毅与诚实;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无时无刻不闪烁着和蔼可亲的光芒,像巨大的磁场,凝聚着武当山移民们的心;看似健硕的体格里,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痛风等多种疾病。他是十堰市人大代表,可转眼间却移民江夏,跨地区受命于金水办事处武当村党支部书记,并当选为中共江夏区第四届党代会代表和政协江夏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这事儿还得从“南水北调,百万移民大迁徙”说起:

  刘正强的家在武当山划定搬迁的水位线以上,本不属搬迁范围。2010年春,武当山镇党委考虑到,被安置的移民来自清徽铺、龙王沟、桑树庙、金花树4个村,共1510人。情况复杂,矛盾众多。乡亲们大多敝帚自珍,舍不得离开故土、忘不了乡愁,使搬迁工作一时难以展开。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公认的领头人来振臂一呼,才能让乡亲们跟着他安心地迁徙江夏。

  刘正强毫无悬念地率先进入了党委的视野。他没说二话,毅然接受了党委的挑选:南水北调,百万移民大迁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咱是党员领导干部,咱不带头搬,乡亲们谁愿意搬呐?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做好乡亲们的工作,完成搬迁任务。

  妻子徐凤莲得知丈夫要带头搬到江夏,含着泪水,不无嗔怪和忧虑地说:这边工作得好好的,硬要充啥子能,带啥子头嘛?到那么遥远而陌生的江夏去,瘫痪的八旬老娘怎么办?两个孩子都在武当山安了家,我一人怎么撑得起刘家?你在那里又怎么过日子。

  刘正强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家里需要我,移民安置更需要我;从部队复员,我就在村里当干部,并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这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我要是不去,乡亲们会怎么看我,我的心又怎么能安呢?家里的事就全指望你了。

  其实,妻子早就知道自己无法把丈夫留在身边,只好默默地帮他收拾好行李,做好搬迁前的准备,一个人留在武当山的老家照顾老娘和儿孙。

  刘正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走村串户、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位移民的思想工作。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第一批移民比较顺利地迁往江夏金水港尖和花栏棚。

  刘正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2010年8月9日,终因积劳成疾,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休克,被送进了十堰太和医院。经过紧急抢救,并在其心脏植入了两个支架,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8月21日,尚在住院观察、疗养的他,一听说第二批搬迁的移民因住房质量问题而聚众闹事,就向主治医生请求提前出院,到安置点做调解工作,以免事态扩大。医生实在拗不过他,只好一边给他打针,一边用急救车将他送到移民安置点。

  一到安置点,刘正强来不及拔下针头,顾不上休息,就把几个带头闹事的人逐个叫到病床前了解情况和他们的心事,并耐心劝导他们,遇事要冷静,顾全大局,要相信地方党委和政府一定会妥善处理好这事。移民曾华军惭愧地拉着他的手说:“老书记,您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提前出院,大老远跑到这里来做我的工作,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对不起,我错了,我信您!”

  刘正强拖着心脏植入了两个支架的重病之躯,昼夜穿行在移民当中,他以自己的模范言行赢得了移民们的信任和爱戴,撑起了党和移民之间的心灵支架!经过他和村支部一班人10多天的耐心劝导,终于缓解了移民们的情绪,使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使移民与移民、移民与当地村民尽快融为一体,和谐发展,自从移民江夏,4年了,刘正强就没有回家过个年。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他总是挨家挨户走访,交流情感,了解情况,化解心结。有时心脏疼痛,他就用手摁一摁,揉一揉;有时痛风,他就吃点药,用热毛巾敷一敷,稍微好点儿,又跛着脚走东家,串西家。他的脚趾已严重变形,穿鞋都很困难。他独自住在港尖移民点,生活无人照顾。有时工作搞晚了,就泡碗方便面对付一下;有时病重,什么也不想吃,就饥肠辘辘地和衣而卧,也不知能否见到第二天的太阳。所有这一切他都独自默默承受,从不给党组织提要求,添麻烦。

  但是,移民们的疾苦,他却时时处处挂在心上,并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村干部张宗琴说:他爱人在十堰打工,刘书记只要回老家,总要去看望和慰问他的家人。刘正强的笔记本上,详细记载着移民村里孤寡老人、五保户、困难户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情况,并经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温暖和欢乐。俞东有,贫困户,妻子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儿子也有精神病,生活特别窘迫;石金荣,五保户,80多岁,党员,年迈体弱,自理困难。陈青红多病缠身,丈夫二级残疾,已患胃癌去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上学,曾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轻生的念头;曹廷志,妻儿都患癌症去世,家中十分贫困,生活难以维持。刘正强一直把曹廷志这样的空巢老人当做亲生父母,常常去看望他们,嘘寒问暖,身体感觉舒不舒服、粮油缺不缺。刘正强还先后帮助陈青红、曹廷志等特困重病家庭募捐3万多元,使他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移民刘正涛房屋漏水,不肯维修,并扬言要返回到武当山。刘正强多次到他家做工作。在劝导过程中,他心脏先后4次出现剧痛,只是用手摁着,汗珠从脸庞上渗出来,却始终没有中断工作。刘正涛看在眼内,服在心里,当即表示配合房屋维修,再也不提返回到武当山了。

  2011年春节期间,有位移民与当地村民发生口角,以致发展到群殴。移民们几乎失去了理智,以为当地村民欺负外来人,要团结一致,给当地人颜色看看。刘正强挨个劝阻,晓以大义,并主动向金水办事处党工委汇报情况,请求支持,使事态很快得到了控制和平息。刘正强举一反三,经常与周边村委会联系,交流信息,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增强互信,共谋发展。

  长期居住在山上的移民,不擅长平原湖乡的农业种植技巧。刘正强万分焦急:这样下去,会坐吃山空啊!他积极找老板、跑资金、项目,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引进武汉祺良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按每亩600元的价格成建制流转移民手里的耕地。祺良公司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莲藕种植加工出口基地,生产加工的莲藕被摄入《舌尖上的中国》,移民们可优先在公司务工,解决了移民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采取入股租赁的方式,争取上级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厂房,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武汉锦丰源针纺织制造有限公司落户武当村,并正式运行生产。这两家企业的落户,可安排400余名移民在家门口就业。另外经区移民局、团区委等牵线搭桥,移民总就业率达96%以上,移民生活稳定,家庭收入有保障,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安置近4年来,无一例移民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较好地实现了移民“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目标。

  刘正强在手记中写道,“只讲奉献、不谈索取”是他人生不懈的追求。作为移民们的领头人,要有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的精神,没有理由不好好为移民服务,让父老乡亲们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唯有如此,才配得上共产党员的称号,才算得上脚踏实地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