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宣传动态

综合实力、优势转化、协同发展齐突破 武汉聚力发展挺起中部“脊梁”

2024-09-30  字号:[][][]  

9月29日,武汉举行“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专场主题报告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部地区崛起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9月29日,武汉举行“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专场主题报告会,展现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全力以赴为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生动实践。

  “城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三个优势转化’取得新突破、都市圈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皓作主旨报告。

  国家高端智库专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大伟,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陈雯,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黄焕,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米仁兵分别登台作报告,讲述武汉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的有利条件和积极作为。

  ■ 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

  张皓介绍,2023年,武汉全市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台阶,是2012年0.78万亿元的2.56倍,年均增长7.25%,2024年上半年达到9975.19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中部城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3年保持8000亿元左右,位居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列,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新动能新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张皓说,武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顺利通过国家评价。今年1—8月,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8%,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47.9%、20.1%,创造了国产数据库、智能车AI芯片、电竞中国、交互式AI4个“全国第一股”。

  ■ 亿元以上商务楼宇达100栋以上

  “全市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达100栋以上、总部企业达9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张皓表示,武汉还积极发挥现代服务业主体作用,加快打造“双城双中心、一都一枢纽”,即新零售之城、中国特色软件名城、区域金融中心、国家级会展中心、世界“设计之都”、综合物流枢纽。

  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0.38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3.6%,2023年增速在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位居前三,2024年上半年增速4.9%。

  “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张皓说,武汉迭代出台1.0—7.0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3年度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位列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综合第五、最佳口碑第十,连续3年保持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

  ■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张皓介绍,武汉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努力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5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级科技大装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已建成投用并发挥创新资源聚集作用,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其他3个“国之重器”正加快建设和预研预制。

  2023年,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五大优势产业产值突破1.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5%;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

  ■ 加快制定“三个丝绸之路”行动方案

  “乘着国家明确提出‘支持武汉等航空枢纽城市加快发展空中丝绸之路’东风,我们正加快研究制定建设海上、陆上、空中‘三个丝绸之路’行动方案,积极打造‘九州通衢’重要枢纽。”张皓表示,武汉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努力以“天元之位”打造“枢纽之城”。

  全面启动高铁“三线三站一桥”建设,获批轨道交通14条线路、总里程662公里,通车里程486公里,排名世界前十,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加快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先后获批建设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中欧班列(武汉)发运达1005折算列,位列全国第六,辐射欧亚40个国家、115个城市。

  ■ 让“江湖之城”走好“转型之路”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耗强度持续降低,2012年以来,以年均3.3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7.25%的GDP增速。”张皓说,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努力让“江湖之城”走好“转型之路”。

  统筹实施“双十”工程(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着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连续5年在全省长江大保护考核评估中位列第一方阵,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达20年来最优。以“四水共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人机共治”智慧治水、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3个经验模式获得国家推广。

  ■ 武汉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攀升至69.42%

  “从2012年至2023年,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由13871.4亿元增长至33641.8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8.3%上升至69.42%。”张皓介绍,武汉大力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报告显示,武汉都市圈交通同网加快实施,武大、武阳、硚孝二期等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累计打通断头路、瓶颈路26条,开通城际公交线路35条。

  科技同兴成效凸显,黄石等6个离岸科创园(中心)相继投入运营,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入驻都市圈企业达68家。

  产业同链加速发展,“光谷第九园”等共建园区进圈成链,总规模100亿元的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基金成功设立。

  民生同保进程加快,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事项突破1000项,公积金互认互贷走在全国前列,生态共治有效拓展。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国际枢纽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高端制造业中心、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安全保障服务基地’目标定位,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张皓表示。

  ■ 构建12个方向“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黄焕在报告会上介绍,武汉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形成“两江三镇、五大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出组团差异化空间发展策略,从布局上破解“单中心圈层式”结构带来的“摊大饼”问题。

  武汉打造双循环枢纽平台和国家战略腹地,构建12个方向“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强化天河空铁枢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阳逻国际港等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编制四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进地铁城市建设。

  武汉谋划重点片区,打造国家新质生产力高地。在武鄂临界地区布局武汉新城,集中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环大学地区建设创新发展带,就近布局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环节。

  ■ 运营和研发在武汉、生产制造在都市圈

  “逸飞激光已形成‘总部运营和研发在武汉、生产制造在都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收获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带来的红利。”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米仁兵这样讲述。

  “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米仁兵说,武汉、鄂州两地优势资源的互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还激发了创新活力,也使公司顺利实现了人员、产能、业绩规模翻番的发展目标,2020年到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0.1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104.20%。

  总部在武汉,生产在周边,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周边,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周边。随着武汉都市圈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抢抓同城化带来的大好机遇。以华工科技、逸飞激光、莱尔特激光、千瑞达等为代表的73家智能制造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布局武汉光谷和鄂州葛店,带动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葛店经开区,进一步推进了两区产业深度融合。

  【专家观点】

  国家高端智库专家李大伟:

  武汉将为我国高水平开放开辟新空间

  “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在内陆地区十分突出,在建设科技强国、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循环、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国家高端智库专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大伟表示,随着我国内陆地区在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武汉将为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水平开放创出新特色、提供新动力、开辟新空间。

  “武汉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相互促进的优势日益突出。”李大伟说,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已经由参与国际循环转向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相互促进。武汉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科技基础和产业基础,在国内循环中处于比较高的层次,为武汉依托国内循环集聚全球优质要素,实现国际循环和国内大循环的高效相互促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23年武汉人均GDP高达145471元,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首屈一指。从国内市场辐射能力看,由武汉分拨至南、北、西、东的货物运输距离可平均节省20%左右,平均物流费用降低4%。从先进要素看,武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人才资源丰富,拥有121家科研院所、89所高校和2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21年,武汉每万人拥有大学生、研究生数量高达943.9人。

  【专家观点】

  区域经济专家陈雯:

  武汉都市圈将挺起中部“脊梁”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陈雯说,武汉都市圈在中部地区有格局地位、创新改革驱动和同城化协同的高起点,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将挺起中部“脊梁”。

  陈雯认为武汉是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汉都市圈据地利之便,占交通之要,链接东中西三大地带,是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区域叠加的中心位置,也是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级的重要载体,更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上游乃至广大中西部的战略链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

  同时,武汉及武汉都市圈是我国菱形城镇化空间格局的重要中枢。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组成的菱形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域。武汉及武汉都市圈是菱形的中心,也是中枢,更是长江经济带的脊梁,通过要素流动与配置,可链接东西南北的城市群,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合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内外链接的互动优势。

  在科创资源方面,武汉科教资源丰富,是全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科研院所密集,高端人才汇聚,有超过70位院士;科研创新平台强大,拥有众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以及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湖北东湖科学城是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武汉的科技创新完全可以站在全国领先的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推动融合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进而获得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动能。

  【现场互动】

  城市观察团热切关注武汉发展

  专家欢迎大家积极建言献策

  “希望通过更加具象化的方式去了解武汉,寻求自己和这个城市的契合点。”9月29日举行的报告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城市观察员”与区域发展专家、规划专家现场互动。

  报告会现场,国家高端智库专家李大伟为武汉建言时表示,武汉要将建设国际创新创业合作新高地作为武汉建设区域开放中心城市的重要亮点。

  对此,央视网记者来巧云尤为关注,并向李大伟请教详细路径。她说,武汉科创人才资源丰富,但创业活力还有待加强,科教人才优势也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除了鼓励支持创业之外,武汉如何更好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创新发展优势?”来巧云问道。

  李大伟回应说,武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思路开展国际创新合作,进一步提升高素质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听了李老师的报告,我深深感受到武汉在推动开放合作方面的决心和力度。”来巧云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媒体采访中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不同的是,作为城市观察员,更多体现的是参与度,但无论是哪种身份,她都对城市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热情。

  除了对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关心,城市观察团成员也向现场专家表达了自己想要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真切愿望。报告会上,城市观察团成员邓宇同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黄焕进行了深入交流。

  针对黄焕在发言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邓宇同提问:“武汉市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城市规划建议,确保规划更加贴近市民的实际需求?”

  对于她的提问,黄焕欣然接受,并表示公众参与一直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议题,是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实施性的关键措施。“市民们可以通过众规武汉平台在普兰宁文创中心参与各类共同缔造的项目评选,在社交媒体平台表达对特定城市空间的看法来参与到规划中,欢迎大家为我们建言献策。”黄焕一一回答,并向在场观众发出邀请。

  “希望未来我能够带我的朋友、家人一起参与到武汉的规划建设当中,也希望自己能够寻求并实现和武汉这座城市的共同进步。”邓宇同说。

  (长江日报 统筹:蔡早勤 耿愿 李建华 采写:李建华 高喜明 唐婕 朱德华 熊美琪 刘红蕾 张婷 杨庆 张倩 摄影:彭年)

[责任编辑:张星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