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在东西湖区武汉福慧培英小学任教并坚守讲台长达30年的爱岗敬业女教师朱翠珍,来了解一下她坚守背后的故事。
武汉福慧培英小学,是东西湖区最偏远的留守儿童学校之一。方圆5公里,这是唯一的小学。除了位置较远以外,它还是一所真正的"小"学校,历史上学生最多不过100余个,最少只有50多人。来到学校后,区宣传信息中心的记者在二年级的教室里,找到了正在上数学课的朱老师。
教师 朱翠珍: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说一下,这道题怎么样列式计算?
学生:一天要做8朵,4天就要做…
老师:做几个8?
学生:4个8。
老师:那也就是说求4个8相加是多少,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呀? 学生:乘法。
老师:用乘法计算。
朱翠珍老师的课堂氛围十分轻松。她很耐心地跟同学们讲解每一道题目、每一列算式和每一个答案。学生们也都很喜欢她。
学生 魏雅轩:她每天问我穿得暖不暖和,做错了题,她也要耐心的等一等,然后再耐心地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 熊文昊:我考试没有考好的时候,朱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还让我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据了解,东山农场有500多户农户,这里困难家庭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儿童多。看到这种情况,朱翠珍急在心里,她毅然放弃了申请调往离家更近的学校任教,每天从家往返18公里到福慧培英小学,一坚守就是30年。这期间,她已经骑坏了3辆自行车和2辆电动车。
教师 朱翠珍:调到什么地方都是工作,因为这边的孩子更需要老师,这边的孩子爸爸妈妈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比较辛苦,孩子又没人带,送到学校来就比较放心,所以我就以这个原因就没有外调。
因为工作的忙碌,朱翠珍老师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在学生们身上,而对于自己的一对儿女,却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很好的照顾。
教师 朱翠珍:没有人在家做饭,晚上的时候才回家做饭。所以我心里还是比较愧疚我的两个孩子。
52岁的朱翠珍老师为了心中的一份责任,爱上了这里的三尺讲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里,而且她还准备一直这样教下去。
教师 朱翠珍:只要是这个学校不拆,保留,我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我一直就在这里干到我退休为止。
其实,这所小学校曾几次面临撤并,但在老师们的坚守下,最终保留了下来。在学校里,还有几位老师和朱老师一样,为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未来,他们执着坚守并无私奉献着。
武汉福慧培英小学校长 王建国:他们愿意留守在这里,是一种愿意为农村儿童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一切的信念在支撑他们留下来。是这里的留守儿童才能够让乐于奉献的老师能够留下来,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坚守在留守儿童需要教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