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救人 “80后”军人沈星书写壮丽人生答卷

2012-05-24 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字号:[][][]  转发


  “南阳桥下,水悠悠,英雄长辞青州。群众安危,系心头,只为人民去留。”

  ――战友送给英雄沈星的诗

  5月13日,古城山东潍坊青州,天空失色,满城悲痛。

  年仅31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因营救落水少年而壮烈牺牲。

  “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5月13日是母亲节,然而这一天,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母亲高彩丽,却得到了儿子牺牲的噩耗。

  “上次见到沈星是今年春节,他回家呆了3天。本想今年夏天再到青州住几天,可我再也不能见到儿子了。”说到此,高彩丽泪流满面。

  “沈星每周至少给我打一次电话。”父亲沈希望说,“沈星从小就懂事, 他总想着为我们分忧,上高中时还捡瓜皮喂猪。”沈希望心疼地说,“他每次回家都会为我洗衣服,还经常为我剪指甲。有时看到我的袜子破了,就说‘爸,给你买双新袜子吧’。以后再也听不到这样的话了……”沈希望捂着脸哭起来。

  沈星的妻子蔡相珍,连续几日精神恍惚。两人2006年登记结婚,那天是6月30日,是沈星的生日。蔡相珍是青州二中的美术老师,她有时要带学生到外地写生。蔡相珍在外地时,沈星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星期天还会坐车去看她。后来,沈星到地处武汉的二炮指挥学院读研究生,也是每天晚饭后给她打电话。2011年清明节,蔡相珍去武汉看沈星,那也是蔡相珍第一次到武汉。沈星提前半个月把陪蔡相珍游玩的行程安排好,时间精确到了小时。

  “他在外学习时,天天跟孩子通话,每次回来都给孩子买很多吃的玩的。这次因为收集硕士论文资料回家,他不是搂着她,就是抱着她,总是亲不够。”蔡相珍说。

  蔡相珍说话时声音很低:“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等老了,我先死,你不能先死。沈星却说‘我活不过你,女的寿命长’。我说‘不行,我先死,你走了我会很孤单’。他于是连说‘行!行!’没想到,他还是先走了。”

  “一个帅气、阳光的大男孩”

  湖北武汉,建设大道的二炮指挥学院。

  床铺上依然是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衣柜里静静地躺着一枚运动会奖牌,那是在今年5月初的学院运动会上,沈星参加3000米跑时拿到的金牌。

  沈星生前室友廉元沉浸在悲痛中:“就在4月份,沈星刚做过痔疮手术。为了这次运动会,他把‘五一’假期都用在了训练上。”廉元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绝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

  沈星是2010年9月去武汉攻读研究生的。他担任班长,学员薛鹏飞对沈星的才智非常敬佩:“他不光工作能力强、文笔好,还利用课余时间编了一个小软件,哪个同学每天上什么课,一点鼠标就清清楚楚。”

  沈星1米8的个子,喜欢打篮球。在同学战友眼里,他是一个帅气热情、充满阳光的率真大男孩。

  张文波与沈星是大学同学,他们已经认识12年了。张文波专门请假到青州参加沈星的追悼会,并为沈星守灵整整一个晚上。张文波告诉记者,他和沈星2000年一起进入军事交通学院学习。入校进行强化训练后,沈星由于训练出色,担任了模拟连的连长,而他任副连长。“他的篮球打得非常好,我们经常一起打球,他还指导我们怎样投篮最准,怎样运球最好……”张文波言语中充满不舍。他还讲起2003年暑假沈星骑一辆二手自行车,从天津一路骑回陕西西安老家的事情,“1200多公里啊!一般人做不到。”

  沈星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他家在农村,经济压力较大,房子首付是借的,其余的全部是贷款。但当时不知情况的一位同事因买房跟他借钱时,他二话没说,想办法筹集了1万元给他。二炮工程大学学员15队队长李良玺对记者说,他2007年生过一次病,沈星从家里给他送了一周饭,让他感动。

  “一个才能出众的兵”

  曾在沈星读本科时担任其所在队队长的周明奎向记者讲述了沈星“边哭边吃别人剩馒头”的故事。

  那时,同学们在食堂吃饭时难免有一些浪费,菜盘里、餐桌上往往会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块馒头。有一天上课前,沈星拿出一个饭盒给区队同学们看,饭盒里是些被扔掉的碎馒头,同学们不解地看着沈星。沈星动情地说:“咱们区队100多人,80%同学的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就是靠种地供咱们上学的!”在场的100多位同学,以及站在同学们身后的教员都沉默了。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现在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特别感激父母。我尤其见不得大家浪费父辈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以后你们的剩饭我来吃!”沈星眼眶红了,他做出了让全体同学至今难忘的举动:一边哭着,一边大口地把那些剩馒头塞进嘴里。“沈星给区队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节俭教育课’,同学们再也无法平静了。从那以后,餐厅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浪费饭菜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周明奎说。

  2004年,沈星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原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现改为二炮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工作,先后任见习教员、助教、代理队长、参谋等职。左华山曾与沈星一个教研室工作,沈星结婚前他们住一套房子,对沈星颇为熟悉。他对记者说:“除了业务书籍,沈星还经常读一些励志方面的书,很有抱负。他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和《汽车底盘的构造与维修》两门课,深入浅出,把枯燥的课讲得非常生动,很受学员欢迎。”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08年初,沈星提前调职并到学兵队当队长。

  后来,沈星又被调到学校机关工作,在函授与实习管理科当参谋。曾在该科干过科长的蔡永胜对记者说:“沈星业务熟练,又吃苦耐劳。2011年暑假,我们学校承担了上级交给的一项任务,沈星回来度假。按说,他已经到二炮指挥学院脱产读研,不用再参与学校的事情,但他主动请缨,毅然到学校帮忙,整整忙了一个暑假。”

  2010年9月,沈星到二炮指挥学院深造,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年的选修课中,其他人大都选五六门课,而沈星却一下子选了10门。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政治委员刘廷宜介绍说,沈星自学能力很强,是到图书馆借书最多的人,他曾经在军队报刊杂志上发表过8篇文章。“一名学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二炮指挥学院历史上是罕见的。”

  二炮指挥学院装备教研室主任罗宏回忆道:“入学后,在装备学科导师和研究生双向选择时,他到我办公室去,强烈要求把他推荐给对学生学习科研、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极为严格的于众龙教授。这说明他想认真学,想多学些知识,想有所作为,而不是仅为了拿个学位。”

  5月17日,二炮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政委徐国明在沈星追悼会上致悼词时说:“沈星烈士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和革命军人的崇高品格,诠释了时代青年的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书写了短暂而辉煌灿烂的人生华章。”

  沈星的台灯上挂着一个吊牌,上面有他写的这样几句话:“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召,把优秀的人、高尚的人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杨国胜 宋学宝)

  瞬间选择的永恒价值

  评论员 任宇波

  一位普普通通的军官,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沈星用短暂生命所铸就的伟岸精神丰碑,深深感动着人们的心灵,生发出一股振奋世道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种行为之所以激荡人心,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内心中的道德感知,引起了普遍的情感共鸣。沈星,这位年仅31岁的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危难之际,纵身一跃,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一个更年轻的生命赢取了生存的机会。他在极端境遇下作出的迅即选择,高尚真切,令人感佩,闪耀着永不磨灭的精神价值。舍生取义,援手互助,这种人与人之间高尚质朴的道德传递,这些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沈星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为他的生命增添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厚度与高度。

  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令人扼腕痛惜。但他的英雄事迹所蕴含的宝贵精神价值,展现了一个社会的高度道德自信,必将与世长存。这是一个多元多样的时代,所谓“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种种对社会道德状况的负面描述,我们听到很多很多;个别不良道德现象借由某种渠道无端放大,

  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信心,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而沈星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别人的危难面前所作出近乎本能的道德反应,让人清晰看到了这个社会所拥有的深厚道德积淀,展现了这个社会所拥有的强大道德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道德传承。沈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日积月累的必然。多年来,学校的教育和军队的熔炼,对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沈星的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内化于社会公民个人骨血的具体体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层面的深刻影响。他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在这个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决心和信心。大力学习弘扬沈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崇高尚,乐于奉献,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