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让青年志愿者保卫有文化记忆价值的历史遗存

2013-12-25 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字号:[][][]  转发


  【编者按】“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一个城市的文化,是通过一棵大树、一盏街灯、一幢建筑,长期积累而缓慢形成,然后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来延续。老建筑就是记忆的载体,一座城市如果失去了老建筑,就像一个人失去了记忆,是苍白和空洞的。城市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不可再生……

志愿者陈思老师在寻访老建筑

  一群青年志愿者守护用石头凝固的历史

  由团武汉市江岸区委开展的“老汉口 新江岸”历史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项目,以一群青年志愿者从济困扶贫的单一项目延伸到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新领域的创新项目高票当选“十佳青年志愿者公益项目”榜首,团江岸区委通过组织青少年寻访并且宣传老建筑,传承老汉口历史文化。活动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成功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老建筑的保护与重生工作。

  “以前经过这些地方,从来没有仔细地去观察它们。这次我穿梭在汉口的这些小巷子里,停下脚步端详它们,才发现了它们的美,发现了它们的价值。每一幢建筑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时过境迁,它们屹立不倒。”这是23岁的学生王璐写在自己博客里的一段话。 今年夏天,王璐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了"汉口老建筑的保护与重生"项目招募"老建筑守护者"。出于对老建筑的兴趣,她在网上报了名。

  与王璐同时加入志愿服务队的还有20岁的李唯实。“小时候,放学后我总在这附近和伙伴们踢球。”在网上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家住江汉村的李唯实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报名参加。对他而言,这些老房子是一种回忆和情感寄托。有了它们,关于这城市的记忆才更加完整与厚实。

  据统计,江岸区已有文化保护单位64处,各类优秀历史建筑86处,除此之外还有200余处历史建筑有待评选。“江岸区有如此丰富的老建筑资源,但生活学习在其中的青少年却对此很缺乏了解。”团江岸区委副书记吴江介绍,“老汉口,新江岸——汉口老建筑的保护与重生”主题系列活动搭建起志愿者团队的组织管理框架,让更多市民了解武汉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

  以文化人 让志愿服务融入城市精神

  “每一幢建筑,都承载着一段武汉的故事、记忆和历史,保护这些房子,即是保护武汉本身。”怀着同样的信念,在半个多月的暑假时间里,110名志愿者在武汉接近40度的高温下自发完成了对江岸区109栋建筑的走访、拍照和历史资料收集工作,并为每栋建筑建立了单独的数据库。

  “这些是城市的根,是城市最朴实、最真实的烙印。”参加调研后,设计师吴培菲不仅深刻体会到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还不由自主地萌发了一种冲动,很想呼吁大家都来保护老建筑。

  志愿者们每天都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24岁的志愿者张甜用自己的画笔手绘了《金城银行》、《巴公房子》、《洞庭村》等老建筑,她梦想把江岸区的老建筑一个个画下来,向人们展现老建筑的历史与美好。志愿者董雪说:“武汉其实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它经受过很多磨难,且磨难的印记非常多。建筑与人互动,才会使城市更加完整,它们的存在是武汉历史的延续。”

  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走访,110余名志愿者基本完成了“汉口老建筑”的调查阶段工作,为109栋建筑建立了单独的数据库。同时,团区委将老建筑与新媒体结合,推出“江岸区优秀历史建筑微信地图”,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成功引导广大市民关注江岸、热爱江岸、建设江岸,积极参与老建筑的保护与重生工作。

  让“兴趣化”志愿服务端正公益态度

  和以往不同,团江岸区委从活动开始就选择了新媒体这一现代青年喜欢的参与方式,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宣传,招募了上百名志愿者在网上报名。一群志在“汉口老建筑保护和重生”的市民、相关专业人士、志愿者们纷纷加入到这次活动,他们用兴趣和热情撑起公益社会的蓝天。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有新的志愿者通过网络加入志愿服务项目:年龄最小的志愿者——武汉六中的高一学生许淼加入了;江汉大学吴永新老师带领一批设计专业的学生加入了;拥有成像扫描专利的创业者温诚也带着自己的老建筑扫描技术加入了;武汉爱微电影的总经理卢建为,将免费制作部分老建筑的解说视频。

  11月初,“老汉口,新江岸”历史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项目新一轮后续行动——“微博物馆”项目启动。活动首先通过微博票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5栋汉口老建筑,再由志愿者们将这些老建筑制作成3D模型,在社区、学校展览模型的同时,将科技与文化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播放每栋老建筑的介绍视频。

  明年初,团江岸区委还将“以兴趣为引导,自媒体为传播”,启动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唤起社会大众和青少年对老建筑保护的关注和参与,真正认识老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武汉本土文化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