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江汉区北湖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校门口,一边打快板,一边唱起自己创编的“垃圾分类童谣”,来了场特别的“低碳快闪”。他们发布“低碳暑假公约”,号召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快闪”活动现场。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有害垃圾划重点,正确认识莫混淆,充电电池危害大,油漆残留毒性高……”活动现场,北湖小学门前摆好了蓝、红、绿、黑4种颜色的垃圾箱,孩子们用一段情景剧演示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随后,孩子们拿出快板,唱起了自己编排的“垃圾分类童谣”。童趣十足的“快闪”表演不仅吸引了同学们围观,也吸引校门外市民们连连点赞。
“这段‘快闪’表演是老师和同学们用了3天时间共同编排完成的。”北湖小学教育中心负责人盖楠介绍,垃圾分类是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编创童谣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将垃圾分类知识记在了脑中,更将低碳环保的理念刻进了心里。
暑假即将来临,如何让低碳环保行为“不休假”?活动当天,北湖小学师生发布了一份“低碳暑假公约”。记者看到,这份公约分为“塑料变形记”“城市树医师”“循环阅读者联盟”等10项行动,提出了用盆接洗澡水冲厕所、淘米水浇花、草稿纸双面写、5公里内坐公交等切实可行的低碳行为建议。全校各班教师向同学们讲解了这些行动背后的意义,号召大家暑假做个“低碳小达人”。
据悉,北湖小学始终将生态环保理念深植于教育实践,作为全国首批8所“气候智慧项目学校”之一。科学教师刘凌曾带领学生亮相2024年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大会。这学期每周一下午,学生分年级前往菱角湖公园开展“走出北湖,行走江湖”生态研学。
“此次‘低碳快闪’和《北湖小学低碳暑假公约》发布,是学校气候智慧教育的创新延伸。”北湖小学校长王继承表示,学校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环保意识入脑入心,用公约承诺将理念转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未来,学校将深化‘气候智慧+’课程研发,拓展家校社的低碳联盟,让北湖学子成为敢作气候担当、传播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小使者。(长江日报 记者刘嘉 通讯员陈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