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父辈们小时候的生活 小学生在展馆里感受时代发展

2024-09-29 武汉文明网 字号:[][][]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工人村地区,以前是什么样的吗?”9月24日上午,青山区钢城第四小学将“行走的思政课堂”搬进场馆里,五(3)班的学生们在班主任王莉的带领下走进青山区青和居新时代展馆,了解钢城历史,感受脚下土地的时代变迁。

  十万大军建设红钢城

  小学生自豪“爸爸是钢铁工人”

  青和居新时代展馆位于青和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展馆将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展现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青山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的历史。讲解员介绍,青山矶是青山之根,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兵防要塞和军港码头。明代的文学家王士祯路过青山矶时留下了“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的美句。

  在展馆主形象墙上,最引人注目的,还属十万大军建设新中国第一座钢都武钢的宏大场景。1955年10月,武钢青山厂区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日,炼出第一炉铁水!这座容积为1513立方米的高炉,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高炉。这里衍生出工人村、红钢城等地名,现代青山由此而来。

  1974年,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破土动工。1981年,一米七轧机工程经国家验收合格,正式投产,彻底改变了我国钢材过去依赖进口“洋铁皮”的局面。

  听讲解员说到钢城的历史,10岁的黄其航举手说道:“老师,我家就是武钢人,我爸爸就在这里上班。”黄其航介绍,自己从小听着老武钢的故事长大,“爸爸告诉我,正是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才让我国的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才越来越好”。

  实景还原红房子

  工人村棚户区变现代化高楼

  20世纪50年代,为支援武钢建设,全国各地青年云集青山工人村,搭建了大量简易棚户住宅,安家落户。后来,工棚越建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工棚变得破旧不堪,青山工人村渐渐成为武汉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常住居民达1.3万余户。

  在新时代展馆,棚户旧景一比一还原了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场景。当时很多居民是一家三代人生活在砖瓦平房里,通常会挤上四五个人。

  当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青山人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在棚户区里一住就是几十年。虽然环境糟糕,但没有压垮他们的斗志,这些老物件,仿佛带学生们回到那段虽苦犹乐的激情岁月。

  青山最有名的“红房子”,从上往下看是一个双喜字,青山人也叫它“双喜房”。为了纪念那一段工业文明,青山区将红钢城八街、九街进行了保留,作为历史遗迹风貌区。

  2007年,青山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至2016年,在青山工人村棚户区原址,共建成青宜居、青和居等5个安置房小区,近1.7万套安置房。历时10个寒暑,1.3万多户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

  如今,曾经简陋低矮的棚户区蝶变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高楼,青宜居、青和居等新建安置小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让人不禁感叹,沧桑巨变,恍如隔世。

  朱韵佳就生活在青宜居社区,她说:“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就很好,有高楼、有公园、有学校,现在还通了地铁。但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工人村地区以前是另一番景象。如今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我们不仅要珍惜,还应该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煤灰山变成公园

  生态城区让居民推窗见绿

  穿过“时光隧道”学生们来到“和居之变”展区。生产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污染。

  一组照片展示了戴家湖的“三生三世”。20世纪50年代,因为工业发展,青山电厂的粉煤灰排入到戴家湖,戴家湖变成粉煤灰山。90年代,粉煤灰成为制砖原材料,灰渣一下成了抢手货。灰山被挖成“千疮百孔”的大水凼。2013年12月,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联手启动戴家湖公园建设,昔日的粉煤灰山最后华丽蝶变为公园。2017年,戴家湖公园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还有一组照片展示的是青山江滩。只见长江水面宽阔,沿岸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宜人。青山江滩经过改造,从一个只起到防汛抗洪作用的土堤变成了生态缓坡。居民在这里可以骑行、聊天、散步、游玩。2017年,青山江滩获得国际C40“城市的未来”大奖,2018年,又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如今,住在工人村地区,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家门口逛公园。

  一边听讲解,刘思锐同学一边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公园里玩耍的故事。刘思锐说:“我经常去戴家湖公园,那里还有老火车、雕塑等好玩的东西。听完今天的讲解,我对如今美好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

  据了解,将思政课堂搬进新时代展馆,已经成为钢城四小的惯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志斌说:“我们和青和居签署了共建协议,每年五年级的开学第一课都会选择在新时代展馆进行。二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小小讲解员,参与新时代展馆的讲解工作。每个人都是时代变迁的参与者、见证者,我们希望孩子们了解自己城市的历史,用心感受生活的变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做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叶娟 万琳)

[责任编辑:王赫兰]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