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头条

武汉新增9个省级非遗项目

2020-06-12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汉剪纸、武汉玉雕、传统青铜打击乐器(编钟)铸制技艺、孔子问津传说、武汉童谣、武汉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汉锣制作技艺、黄陂三鲜制作技艺、四季美汤包制作技艺等9个项目上榜,令武汉拥有的省级非遗项目增至72项。

  这些项目,有的反映了武汉源远流长、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的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体现了汉派文化博采众长、多元开放的特点。

项目简介

  武汉剪纸:

  清末光绪年间,著名雕花艺人蒋传德迁居汉口宝善堂制作木版年画,兼营雕剪花样,传艺授徒。《汉口小志》曾记载汉派剪纸是“刻翠镂花,裁云缀鸟,极为斗工争巧”,形象地描写了汉派剪纸破刀工整、构图丰满、线条流畅、疏密有致,善用适形构图和点题文字来表达内容,独具俊秀而优美的风格。

  20世纪70年代,武汉先后出现了刘士标、何红一、沈松柏等一批剪纸高手,剪纸工艺遍及三镇。同时以刘士标、牛志忠、江先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剪纸艺术爱好者,首开工业剪纸先河,用剪纸这一艺术形式反映着自己对当时社会和生活的感受,探索出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创意发展之路。

  青山区作为“武汉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于2014年设立“民间艺术传习中心”,并对外开放传承“武汉剪纸”。

  武汉玉雕:

  依托湖北本地丰富的绿松石矿藏,近代武汉玉雕兴起于清代咸丰年间的“舒太兴”“袁复兴”和民国初年“郑天福”等老字号,民国时期武汉玉雕作坊(玉器铺)达数十家。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武汉玉雕老字号艺人进入国营武汉百花雕刻厂玉雕组,传艺授徒。半个多世纪以来,武汉玉雕工艺经历从最初的民间传承到国家体制内传承,再到散落民间艺人的自觉传承。

  武汉玉雕承南方玉雕传统工艺特点,又于20世纪50年代融入北京传统玉雕工艺风格,形成后期武汉玉雕南北风格兼收并蓄的特点。武汉玉雕以圆雕人物摆件居多,在雕刻上艺人以刀代笔,讲究刀位,并且对行刀的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和沉浮利钝都非常讲究。

  传统青铜打击乐器(编钟)铸制技艺:

  1978年,湖北出土了65件(套)曾侯乙编钟。1980年,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公司前称)周孙禄、陆仲生等一批有铸造和乐器铸制基础的工程师,参加了编钟复制项目,并获文化部“重要贡献奖”。

  1984年后,研究所成立了编钟研究室,从合金材料研究、模拟“陶范法”“失蜡法”铸造编钟形体、效仿古人用手工磨砺钟体内壁尝试调音开始,经过探索、改良,又用涂敷浆砂陶瓷型精密铸造工艺铸造编钟的形体、用半手工打磨和科学仪器检测等方法来确保编钟的乐音质量。上百套复、仿青铜编钟相继面世。

  孔子问津传说: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孔子问津传说”,后进入民间口头传说,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著名人物传说。

  传说讲述的主要情节是:孔子率弟子寻访列国传播仁爱德政思想,途经新洲旧街时遇河迷路,便让子路询问两位隐士渡口在哪,反遭隐士嘲讽。孔子克服困难,在此地住下讲学,表达自己问道寻道的决心与信念。

  新洲曾出土“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石碑。孕育元、明、清三代鄂东文人的问津书院,不仅有硕学鸿儒讲学,也将孔子“问津精神”发扬光大。

  武汉童谣:

  武汉童谣,主要指流传于武汉中心城区以及江夏、蔡甸、黄陂、新洲等新城区的以各种形式传承至今的民间童谣。

  武汉童谣全部用地方方言念唱、流传,分为七大类,即“游戏谣、成长谣、教诲谣、寄托谣、滑稽谣、社会谣、练语谣”等。其中“游戏谣”涉及到的武汉传统儿童游戏有“跳橡皮筋、跳绳子、打麻城、躲猫、猜中指”等70余种;“社会谣”则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时政、民生、文化、历史、教育、民情、风土、物候、特色饮食、地方物产等;“练语谣”包括思维训练、语言训练、能力训练、智力训练等,有“趁韵歌、绕口令、谜语谣”等。

  武汉童谣朗朗上口,可诵可咏,可赏可玩,具有教化功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有着浓郁的时代印迹和鲜明的地方特征,是湖北、武汉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湖北戏衣及戏曲用具的款式、图案、色彩及工艺制作极富荆楚民俗文化风格,生产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明朝中末期,与闻名华夏的“皮黄”腔——汉剧的发端并列。明清期间,以武汉、荆州为代表的湖北地区剧装戏具行业发展更盛,其产品用料考究,有软缎、丝绸等。制作工艺复杂,式样繁多,品种有285种,加改良品种达500多种,以独具传统特色技艺的品质形象独树一帜。

  武汉剧装戏具制作以一件一制的方式手工制作,而刺绣、成合、缝制由于色彩、规格不一,每件均需道道把关。各种图案的选用沿袭了传统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刺绣色彩更显出荆楚地区具有色调浓艳、华丽多彩、极富装饰性的特色。

  汉锣制作技艺:

  清道光初年,山西长治人在汉口长堤街开设制锣作坊,黄陂东乡人王家重师从长治人学制锣技艺。制锣技艺几经传承,从1914年高青庵创办“高洪泰”锣厂,到“高洪泰”锣厂与“周福大”锣厂合并为武汉锣厂,再到王长海于1984年在甘棠铺创建黄陂甘棠高家河锣厂。

  武汉海平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是汉锣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其生产的铜响乐器(铜锣),主要由手工制作,各类产品规格、音质音量有严格的标准要求,靠八道工序严格把关。如制锣的最后一道定音工序,就是由掌作技师经过反复多次敲打,凭听觉和经验,最后一锤落下完成定音,故有“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之说法。

  黄陂三鲜制作技艺:

  黄陂三鲜,即:鱼丸、肉丸、肉糕之简称,又称黄陂三合、三大件。自宝庆楼黄庭祯创制以来,100多年经四代人的传承,至今,制作的方法不变,鲜美的味道不变,依然是百姓餐桌上的传统美味佳肴,靠的是口传心授,家族以及师徒的代代相传。

  其特点是用本地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传统的美味佳肴。用本地塘堰养的鱼制作鱼丸,色彩白嫩有弹性,状如玉珠,手压成饼,手松还珠,入口清香松脆;用本土家养土猪的肥瘦搭配的猪肉配上鱼红制作的肉丸,弹韧有度,色彩黄亮,入口酥软香醇;用肥重瘦轻的鲜猪肉和鱼肉制作的肉糕,刀切成片不碎,筷夹闪晃不断,味道似鱼似肉,口感松软香美。

  四季美汤包制作技艺:

  武汉四季美汤包继承了我国的包子制作技艺的优秀传统,并将发源于南方的汤包品种移植到湖北武汉,并针对湖北人口味作出了工艺和配料的调整。

  四季美汤包制作技艺经徐大宽、钟生楚、徐家莹、余文珍等四代传承人的传承发展,总结出汤包制作技艺的特征:“面熟碱准水适当,节准量足个一样,边薄中厚擀圆形,馅子挑在皮中心,花细均匀鲫鱼嘴,轻拿轻放要摆正,火候时间掌握准。”在质地上具有皮薄、馅嫩、汤鲜、味美的特点。在外形上具有花匀,汤包口有18~22个褶,呈鲫鱼嘴的特点,使色、香、味、形方面臻于完美。让武汉四季美汤包成为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开封“第一楼”、扬州“富春汤包”齐名的四大名包之一。(凤凰网湖北综合)

 

[责任编辑:蔡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