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头条

武汉启动“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

2015-06-27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26日,武汉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刘佑年、蒋扣分、陈远凯、郑小红、罗远军、连振军、陈慧丽、杨帆、陈思等9位报告团成员走上台,向现场500名听众分享自己的奋斗过程和心路历程。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58岁的全国劳动模范、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任刘佑年,是做编钟的工匠,坚守岗位30年,调校的编钟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宾,他还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青铜打击乐器国家标准。39岁的武汉市劳动模范、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工人连振军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坚信“汗水”的力量,少抱怨,多学习。

  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出席报告会时强调,要用劳模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操守和境界讲出“三气”:讲出用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志气”,讲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气”,讲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豪气”。

  26日,“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武汉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启动,报告团纪念“七一”首场报告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用劳动托起 中国梦的志气

   刘佑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

  (58岁 全国劳动模范、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任)

  我是一名做编钟的普通工匠,有自己的劳动梦想:制作出更多飞扬着美妙音符的编钟,让原本属于宫廷的雅乐,为当今广大劳动群众共享。

  2000年,我负责调音的中央大镈钟成为祖国大地迎接新世纪到来的庆典钟声。由我调校的编钟也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201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青铜打击乐器的国家标准发布,我的名字更是有幸地排在了5位署名人之首。

  专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这需要耐心和恒心,更需有一份无怨无悔的坚守情怀。而我,已经在自己的岗位坚守了30年。这30年,我每天都在学习、不断尝试创新。

  我有幸生在了这个崇尚劳动、嘉奖劳动者的时代。国家和社会给予我的荣誉,也是对当代铸钟工匠劳动和智慧的肯定。中国及世界青铜文化博大精深,为这些国字号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踏踏实实地尽我的绵薄之力,我才活得更踏实。

  罗远军:坚信劳动是“获得”的基石

  (48岁 武汉市劳动模范、武钢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武钢中非(香港)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我被组织外派利比里亚,承担武钢开采“洋矿石”的任务。利比里亚是世界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环境十分恶劣,我经历了从没有过的困难和挑战。

  有一次,我同时患上了疟疾和伤寒,持续4天高烧40度。但作为现场负责人,项目又处于关键时刻,一天也不容得我休息,每天打完针后立即去上班。当地条件艰苦、药品短缺,其他职工也患上了疟疾,我坚持把当时仅有的救命药让给工友们先治疗,自己先挺挺再说。后来又经历了埃博拉疫情,为确保工友们的生命安全、公司的正常运转,我迅速成立了专门小组,亲任一线,及时制定测温、洗手、严控外出等防控措施。

  海外创业是艰辛的考验,在一直以来的工作中,我坚信劳动是“获得”的基石,一个人只有经过踏实劳动后,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年轻人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应该把劳动过程看成自身逐渐成长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踏实劳动,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财富。用心做事,脚踏实地,相信劳动光荣。

  杨帆:在创新中更有效实现劳动价值

  (33岁 武汉五一劳动奖章、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部部长)

  在父母眼里,我放弃了收入丰厚、前途无量的临床医生工作,在经过十年医学院本硕博学习之后,选择了一个陌生领域,来到光谷生物城,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为生物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打造湖北省生物产业的“中央研究院”而不懈奋斗。

  来到光谷生物城,我一干就是4年多,在这个付出、劳动的过程中,我的家人看到了我的坚持与专注。在工作的早些年间,我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曾连续两天两夜吃睡在办公室,年休假更是无从谈起,出差成了家常便饭。妻子说我把时间和智慧都献给了平台,把本应属于家庭的周末匀给了工作。

  我坚信多劳多得,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更坚信创新精神的重要。如今各行各业,只要你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它做好,做到极致,学会在历练中成长,你必然会收获劳动的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学会勤思考,积极培养创新的精神。劳动不是意味着“蛮干”,而是在多思考的基础之上学会“巧干”,如此,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价值。

  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正气

 

  郑小红:多干“额外活”让正义入心间

  (45岁 湖北省劳动模范、武汉市江汉区法院民一庭庭长)

  你看那电视剧里的法官,形象是多么的正义而崇高!正是幼时的憧憬,指引着我此后职业生涯的追求。26年前,我也终于如愿以偿地走上了基层法官的工作岗位。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庭长,独立办案十年来,我审结了民事案件30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无一申诉,超过八成的案件以调解结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还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判决并不是案件的终点,有的工作必须得更深、更细地做,关键是要解决老百姓之间的纠纷,要缓解、修复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要做到胜败皆服,对一位民事法官而言,就要做更多“额外”的工作,比如对当事人心理上的疏导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可。

  陈思:让志愿精神成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自觉

  (30岁 “武汉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代表)

  我的父亲陈忠贵是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2014年10月25日晚,父亲为救起长江里3名落水青年而牺牲。

  父亲虽然走了,但他所在的长江救援队的精神永存。他们义务地守望在长江汉水边,仅2014年就救起了200多人。他们没有报酬,没有强制性要求,就是凭着自己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在坚韧危难时奋袂而起。

  父亲他们这群冬泳爱好者,守望生命,义无反顾,这种精神感染、激励了我,于是,如今我也主动加入了救援队,决心将老一辈们古道热肠的义风传承下来。

  我们要多向老一辈学习他们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不计回报、积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让奉献的精神、志愿精神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自觉。

  陈远凯:做到极致源于打心底热爱

  (51岁 湖北省劳动模范、武汉正元置业有限公司出租车司机)

  我是武汉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驾驶员,1995年,我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直至今日。20年来,我创造了安全行车300多万公里的纪录,别人告诉我,这个里程相当于绕行地球75圈;20年来,我也从未收到过一次乘客的投诉。

  坚守这份工作,是因为打心底的热爱。现在的我,已经习惯了每天的起早贪黑,习惯了上厕所、吃饭要找空当,也习惯了一踩油门就精神抖擞……我工作的空间很小,只有三平方米,但正是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窗口,我让南来北往的人看到这座城市的美丽和魅力,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我感激我遇到的每一位乘客,并不单是因为他们对我的肯定、赞扬,也因为许多日常的遇见和平凡的感动,更因为我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大家对我们这个城市的热爱,我也为自己能从事这份职业感到荣幸。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复兴大武汉的豪气

  连振军:年轻人应坚信“汗水”的力量

  (39岁 武汉市劳动模范、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品质管理VQ1科工人)

  我4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独自承担起家庭所有重任,因此,我从小就从父亲的身上学会了责任和坚韧,小时候的艰难经历也磨砺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

  中专毕业后我积极投身于工作,可正在我踌躇满志时,当时就职的灯泡厂却突然破产倒闭。那时的我,沮丧、失落。但后来我想到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于是,在成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员工后,我用心学习,刻苦钻研最前沿的汽车专业知识,坚信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遇到棘手问题便向老师傅请教,以百倍的干劲积极迎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每天几乎工作到凌晨才回家,我没有抱怨,而是辛苦并快乐着!

  在我看来,劳动精神不仅表现为用心地践行,更是一种爱。爱岗敬业、爱自己的追求,并且因为这种爱,而衍生出来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转化为行动。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坚信“汗水”的力量,少抱怨,多学习,将不会的东西变成自己熟练掌握的东西,这样才有机会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陈慧丽:再平凡岗位也能实现自己价值

  (52岁 全国先进工作者、武汉市江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国土规划窗口首席代表)

  我的工作就是在政务窗口负责审核资料,发放土地证。十年来,我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留下的备忘纸条有万余张,每一张纸条上我都会写下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多服务。这意外地让我成为全国闻名的“纸条姐”。

  现在,我的这种做法在单位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单位印发了许多便签,我们每位在窗口工作的同事都配备了一次性记事贴。

  面对荣誉,我有些忐忑,因为我只不过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我也深知,小事虽小,却小中有大。一张小小纸条,架起了一座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蒋扣分:女儿说劳动的妈妈最美丽

  (35岁 全国劳动模范、武汉市蔡甸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保洁队长)

  大家都说“人如其名”,也许我的名字听着像憋着一口气,但有我蒋扣分,就一定不能扣分!正是憋着这口气,我带领团队创造了清扫保洁路段不扣分的历史,也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我的工作很普通,我说出的话就更普通。有人问我“这么多年了,你执着坚守在这个岗位是为了什么?”我只知道,一定要亲身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27岁那年,我大大方方地报名了环卫工。当时就觉得,当环卫工不丢人,凭劳动吃饭,心里踏实。之后,家里条件渐渐好起来,老公也成为了一家大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但我脾气很犟,家人也不再劝我换工作。更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在我女儿稚嫩幼小的心灵里,她也认同“劳动就是快乐,劳动就是光荣。”在女儿看来,劳动的妈妈最美丽。

  习主席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说过,一切劳动,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我热爱我的工作。

  反响>>>

  做个顶天立地的工人

  “今天的报告会,让我听出了咱们工人阶级的精气神!”昨日,现场听过报告会后,51岁的武钢建工集团职工万学良说。

  万学良是一名普通铆工,在工厂工作一辈子。“年轻时,厂里的师傅告诉我,工人的‘工’字,头顶天、脚立地。工作那么多年,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做个顶天立地的工人。”

  “今天来做报告的,有做编钟的刘佑年、有环卫工蒋扣分,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因为长期勤勤恳恳、踏实工作,作出了成绩,受到了社会的尊重。”万学良说。

  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

  “一名做编钟的普通工匠,为了制作出精品的编钟,几十年时间里,不厌其烦地重复进行打磨、检测、记录、分析,没有任何怨言。在他看来,这一切却没有苦和累的概念。”武汉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刘增一听完报告后说,刘佑年全身心投入于自己事业的专注精神令人钦佩。

  刘增一表示,在当下的市场化环境中,事物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面临的诱惑很多。如何抵制诱惑,坚守、做精一件事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刘佑年的事迹给了我答案和信心。

  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

  “工作做好一年两年不难,但连续几十年不出错,这就不容易了。陈远凯师傅开车20年,不出一起行车安全事故,就是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市公安消防局江岸消防中队政治指导员陆时正说。

  结合自身工作,陆时正说:“我们搞消防,也是要把‘安全’做到极致。查看消防隐患时,我们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最怕百密一疏。中队每年处理警情上千起,在火场,我们不仅要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要尽量保护自身安全。”

    相关阅读>>>

    阮成发万勇会见武汉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

26日报告会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会见报告团23位成员。

  26日报告会上,用坚守铸就美妙音符的编钟大师刘佑年、以永不扣分为信条的环卫工蒋扣分、在小车厢传播正能量的的士司机陈远凯、用微笑托举正义的法官郑小红、在海外拓荒的矿业高才罗远军、从下岗工人华丽跃升的首席技师连振军、架起党和人民连心桥的“纸条姐”陈慧丽、生物产业创新的“领头雁”杨帆、传承长江救援志愿精神的英雄后代陈思等9位报告团成员,分别登台讲述了自己的劳动故事和感悟。台下500名听众连连报以热烈掌声。【更多】

[责任编辑:王 郭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