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武汉印象

一个黑色公文包见证董必武在汉抗战岁月

2021-06-02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董必武用过的公文包。

董必武(右二)率中共湖北省委成员参加在武汉举行的抗日集会。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供图

  当年,得知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决定开放“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的消息,董必武的夫人何连芝从家里找出了1937年至1938年期间,董必武先生在武汉“八办”用过的一个公文包。

  这件牛皮所制的黑色公文包,长38厘米,宽25厘米,内分四层,两个铜扣带上刻有“上海华成厂造”字样,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公文包是董必武在武汉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民运部长和中共代表团成员时使用的,伴随着他历经艰难岁月和战争的洗礼,是他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历史见证。

  领导八路军武汉办事处

  1937年七七事变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时期。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八路军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撤到武汉,并入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

  由于工作人员骤增,办事处机构扩大,安仁里的房子不够使用。为了扩大办公面积,董必武亲自与汉口市政府商榷,促成市政府将汉口日租界一二八街89号的大石洋行(现汉口长春街57号)拨给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使用。12月下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由安仁里迁至大石洋行正式挂牌对外办公,董必武也一起搬到了大石洋行二楼的一套房间里办公并居住。

  虽然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成立到1938年10月撤离武汉,仅有短短的一年时间,还是做了一些重要工作。比如要求国民党释放政治犯,同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交涉,为坚持在鄂豫边区的高敬亭部和坚持在湘鄂边区的傅秋涛部争取到一定数量的军饷、服装。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副馆长张帆介绍说:“这对保存革命力量,为今后革命工作的发展,为艰苦奋斗数年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领导中共湖北省委恢复工作

  1937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代表团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决定将两个组织合并,对外称中共代表团,对内称中共中央长江局,长江局机关秘密设在办事处内。董必武兼长江局民运部部长,主管包括文教、青运、妇运等在内的民运工作,并兼管中共湖北省委的工作。

  其实早在长江局成立之前,董必武就以主要力量领导了中共湖北省委的恢复工作。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期,除原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内少数地区保持有中共组织外,湖北其余地区尤其是武汉地区,中共组织损失殆尽。随着抗战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湖北全省恢复、发展中共组织。

  董必武到武汉后积极指导着中共湖北省委开启整顿恢复工作,他亲自发展党员,参与建立党的基础组织。1938年5月时,全省党员已超过千人,到当年10月时,全省各县的党员已发展到约3000名。湖北的中共组织还建立了鄂东、鄂中、鄂南三个特委,鄂北和鄂西两个中心县委,武昌、硚口、汉口、汉阳四个区委,以及黄陂特支。这对全省抗日群众运动的发展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尽全力扩大抗日力量

  为了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组建新四军,董必武也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10月8日,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关于南方游击队区域,应坚决保持其为战略支点,是绝对必须的”“南方各地游击队似以集合成为一个军归八路军指挥为好”。董必武还亲自到红安七里坪高敬亭部传达中央指示,并从长江局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派出几批干部,去加强鄂豫皖部队,使改编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1938年春,为吸收广大进步青年,中共中央决定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女子大学等在武汉招生。长江局在武汉办事处设立招生委员会,由董必武任委员会主任,负责招生工作。他亲自介绍了许多进步青年、学生以及革命烈士的后代到延安去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5月至8月,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去延安的青年就有880名。许多到延安学习的进步青年以后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的骨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张帆说:“从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董必武在武汉工作和生活虽然只有一年零一个月,但这段时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武汉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

[责任编辑:张星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