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打造一流城市环境 塑造精致武汉形象

2019-05-25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今年4月,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全面实施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近年来,武汉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努力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安全高效、文明有序、生态宜人的城市环境。

蓝天白云之下,两江四岸天际线清爽大气。 贾代腾飞 摄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

  厕所问题不是小问题,垃圾分类就是生活新时尚,这些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提高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智能化标准公厕,使人民群众不仅能够快速找厕、用厕,同时还可能评厕,给厕所打分。

  在武汉解放公园路上,有一座玻璃小屋,周围盛开着粉色月季,这就是最近常被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网红”地下公厕。今年2月,公厕全面提档升级,暖色灯光,舒缓音乐,花卉绿植,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舒适,而且还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静音新风系统,手机免费充电、刷脸取纸等一应俱全。

  在汉阳马沧湖附近,武汉市第一座全自动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智慧生态公厕投入使用。这个厕所配备了一套全自动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公厕产生的所有污水,经过反硝化系统处理,以及厌氧、微生物、膜生物过滤系统处理,进行消毒杀菌,最终变成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水,一部分灌溉植物,另一部分循环使用冲厕所。

  近年来,武汉市“厕所革命”提速,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的要求,围绕重点区域和人流密集区域,加快推进2594座公厕管理提升任务,城镇公厕完工509座,农村公厕完工1348座,农户厕改完工12.2万户,旅游厕所完工208座。开展公厕精细化管理提升攻坚战,落实“整洁无味”标准,积极搭建智能监管平台,推进社会单位厕所对外开放,解决市民找厕、用厕、评厕“三难”问题。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去年全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加强宣传发动,扩大垃圾分类范围,强化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分类后干湿垃圾混装混运。全市已有1.73万家单位(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275个社区、417个行政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人口达76.3万户近230万人。

  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垃圾处理体系,已投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13个,形成“2填埋,5焚烧,2预处理”格局,建成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4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171座,生活垃圾转运能力为8612吨/日。岱山简易填埋场、紫霞观简易填埋场、北洋桥简易填埋场参照园博园(金口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修复。

  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

24日,参加全国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现场会的代表们参观积玉路环卫设施清洗中心。 刘斌 摄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今年4月,按照“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的决策部署,今年是城乡垃圾治理的攻坚之年。湖北省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决定,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

  该活动旨在推动城市环卫向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延伸,农村保洁向沟渠河道、田间地头延伸,道路沿线向管理盲区延伸,确保城乡垃圾清扫保洁全覆盖、地表垃圾全清零、收运垃圾全处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崭新的城乡面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整个活动共有5大具体任务,包括开展城市环境“大清洗”,还原城市本色;开展农村垃圾“大清理”,留住绿水青山;开展薄弱地带“大整治”,打造靓丽风景;开展全民参与“大扫除”,提高文明程度;开展归集垃圾“大转运”,提升处理能力。

  武汉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及“清洁家园迎军运”活动,提高市民主人翁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由市妇联会同城管部门开展精致武汉活动,倡议“美丽晾晒”为武汉添颜值。鼓励群众使用城管“随手拍”,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创新“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三长制”(路长、楼道长、店长),树立“大城众管”理念。

  聚焦“五边五化” 推动城市环境提升

  “五边”,即指综合整治提升范围,包括场站边、线路边、工地边、铁路边、江湖边。“五化”,即指综合整治提升内容,包括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

  今年5月,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要求对标“四个一流”,聚焦“五边五化”,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十五大行动”,推动城市环境全域根本性改变。

  “拆违飓风行动“持续加力,违法建设是城市的顽症和“毒瘤”,它不仅扰乱了城市建设管理的正常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阻碍了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铁腕整治、重拳出击。武汉市推出全程挂图作战、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媒体宣传、实施联合惩戒、严肃责任追究等九个方面的硬措施,对标对表、销账销号,将每周三定为“集中拆违攻坚日”,由全市统一调度,各区强力推进拆除违建“飓风行动”。2019年以来,全市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229处,78.18万平方米。

  铁路沿线整治全面提速。今年以来,武汉市对铁路沿线环境加大整治力度,目前暴露垃圾、违规种菜等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治。前期铁路沿线检查发现的567个问题片区,已整改522个,乱搭乱盖(违建)、立面整治、绿化提升正在推进。近期省委督查反馈的94个问题,已销号43个。针对铁路沿线的一些历史存量违建问题,硚口区率先和铁路建立联席制度,铁路和地方共8个部门首次联合执法,众“剑”齐指违建,高效完成拆违任务。

  优化港口码头岸线。打破利益格局,天上地下,水岸同治。全面开展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完成97个拆除迁移任务或签订搬迁协议,基本实现岸线资源集约高效。

  展开农村环境整治。在新城区开展“八边两域”(河边、湖边、塘边、沟边、林边、田边、路边、屋边,拆迁区域、接壤区域)专项整治,在中心城区湖泊岸线周边开展违法建设、广告招牌,清除暴露垃圾等综合整治,水域周边环境明显改观。农村33座简易填埋场已完成生态修复10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精细管理提升颜值 市民称充满获得感

航拍武汉天地美丽街景。 高志刚 摄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一座城市,不仅要外塑颜值,还要内修气质。颜值,是市民用眼睛可见的城市环境变化;气质,是城管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位的自信与从容。

  从去年到今年,武汉的天际线发生了令人惊奇的变化,清爽大气的天际线频频被刷屏。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定格在光影之中的天际线剪影,总是吸引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拍摄。这些“美”的诞生,与这座城市精细化的管理是分不开的。从2018年起,随着全市户外广告“减量、规范、提质”工作的推进,武汉的天际线“颜值”一再被刷新。

  2018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委强力推进户外广告招牌整治工作,全市拆除违规户外广告招牌44128块,规范整治门面招牌12709处,新建门面招牌路段66条。现在启动广告招牌整治“二次革命”,针对广告招牌“1+N”乱象,落实“一店一牌”,增强设计感和协调性。

  在推进房屋立面美化方面,规划部门统筹审定房屋立面整治导则,房管部门组织各区分阶段具体实施。江岸区解放大道、武昌区惠明路、黄陂区机场二通道、洪山区珞狮南路等房屋立面焕然一新,沿线居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提升。

“五一”期间,两江四岸景观亮化吸引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贾代腾飞 摄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围绕两江四岸、东湖绿心、一场三站等重点区域和重要道路,武汉推进景观亮化提升建设。“五一”期间,“致敬劳动者”暨两江四岸“长江灯光秀”启幕秀在武汉上演,披上“五彩霓裳”的滨江美景,央媒进行报道,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环卫是其中必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推行“精致环卫”作业,城管部门在武昌积玉桥街、江岸劳动街开展精致环卫试点,推广精致环卫作业法,即“1套标准、4项举措、4个机制、4个保障”的精致环卫“1444工作法”,专用停保场、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洒水、夜间梯队洗路、白天巡回保洁、退桶入院、净车净桶运输、定点、按需清运等作业方式。

  今年3月,全市“精致环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武昌区积玉桥街召开。在积玉路环卫设施清洗中心,垃圾桶清洗消毒才能出场。在新生路垃圾中转站,消毒设备全覆盖,有专人用酵素除臭,垃圾车使用后也会清洗消毒。在江汉路步行街,每个果皮箱用手去摸,基本沾不到灰;地面垃圾,环卫工人在两至三分钟内清扫完毕;摇铃上门收垃圾,步行街不再出现大型垃圾桶。

  今年,武汉市还出台了《2019武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立面等方面提出工作标准。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综合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提升。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创新机制“奖勤罚懒”

  城管部门推进四大基础平台建设,搭建民意云平台治“难”,实现民意全收集、全梳理、全办理。今年以来共汇聚民意数据41万余条,已办结40.9万余件,办结率达99.65%。执法监督平台治“庸”,打造“数据铁规”,实现对全市7139名执法队员、协管员的执法过程在线管理,共开具电子化温馨提示单、整改通知书22万余张(件),联合市财政局和相关银行,在全国城管系统首创现场执法扫码缴纳罚款。综合考核服务监督平台治“懒”,强化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处理问题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发现需整改问题32.2万个,已完成整改问题29.8万个,整改率为92.3%。智慧监管平台治“违”,对各类违法事件和城管设施危险隐患点实施在线监管、前端感知和数据整合,已接入环卫、燃气、桥梁等370余个城管设施、9300余辆车辆数据。加强业务子系统的建设,查控违、户外广告、垃圾费征收、建筑弃料运输车辆管理等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城市景观照明智能管控平台基本建成,实现了统一开关控制、分区分级控制、场景模式管理等功能。

  武汉市发挥市城综委指挥协调功能,完善工作机制,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修改、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办法,扩大考核对象范围,将40家城市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纳入考核。按照“动真碰硬、奖勤罚懒”的原则,定期沟通协调,研究阶段性重点工作,确定每月“十差”环境脏乱差社区、城乡接合部、铁路沿线点位、建筑工地等点位名单,并在全市通报。建立流动红黄旗制度,对第一名的区、街道颁发红旗,对最后一名颁发黄旗,一季度先后有6个区35个街道获得月份流动红旗,4个区39个街道被评定为月份黄旗单位。在1-4月4次考核讲评会上,先后有20多个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和表态发言。(长江日报 策划: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撰文:陶常宁 董德禹)

 

[责任编辑:蔡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