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铭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英雄李德威

2018-09-18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德威教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一张十个字纸条:“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连日来,李德威教授的临终纸条引发强烈反响,人们为他的故事和精神所震撼。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如此深情地赞颂中国科学家。李德威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他心系家国,干惊天动地事。为了重大科学理论创新,他勇敢挑战“板块构造假说”;为给国家寻找新的清洁能源,他探索地下深埋的热动能;被汶川大地震中人民的罹难刺痛,他自费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穷尽了一生心力,他奉献于造福人民、使中国强起来的伟大事业,“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淡泊名利,甘做隐姓埋名人。他跟板块较劲、跟地震较劲,唯独不把自己的“前途”当回事。他常年奔波在地质一线,足迹踏遍青藏高原,而把论文和职称放在一边,把帽子、头衔和个人名利放在一边,不务虚名,不搞花架子。

  这样的人,是今天的民族英雄,是真正的中国脊梁,是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英雄。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像李德威这样的科学家的心血;民族复兴这场奋斗征程和精神跋涉,需要无数像李德威这样的人。

  道路需要标记,以砥砺奋进,让国家和民族铭记。历史需要铭牌,这不是要人为制作,而是需要一个个真英雄,彪炳史册。李德威的临终纸条,是科学报国的崇高表达,是复兴道路上的精神物证,是为中国强起来不懈奋斗的生命浓缩,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今天的又一次书写。

  我们应当铭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英雄。铭记是为了永志不忘,也是对崇高价值的历史确认,以此向一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自觉,向民族复兴道路上这一种昂扬、坚韧和深沉的力量,致以敬意和尊崇。

  同胞们,请记住李德威,记住这种力量,它将激励我们为民族复兴而奋勇前行。我们吁请历史记住这种力量,它标记了这个奋斗的时代、逐梦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长江日报 评论员 鲁珊)

链接<<<

  连日来,长江日报报道李德威教授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很多网友被他弥留之际的纸条内容所感动,有网友留言“他留下的十个字,字字千钧,是对祖国对人民奉献的赤子之言,对国家发展的忠贞之词,值得国家博物馆收藏”。

  网友桂加国: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英雄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

  网友Passion He:作为一名地大学子,我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自豪,您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一个地质人倒下了,千万个地质人将继承您的遗愿,继续前行!

  网友吴金斌: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网友愚悦:三天来每次读到李德威教授的事迹都是眼含泪光,心生无限敬意!他留下的十个字,字字千钧,是对祖国对人民奉献的赤子之言,对国家发展的忠贞之词,值得国家博物馆收藏。

  网友杨哥:这才是民族的脊梁……一路好走。

  安之若素:昨天看到报道,我的眼眶湿润了,今天再看报道,心里更是久久不能平静,李老一生为国为民,一心为祖国的富强奋斗在一线,中国脊梁!

  网友chunji:他们是社会发展的阶梯,民族崛起的脊梁,国家富强的动力;他们不慕名利却被人永远铭记;他们所留下的将成为后继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向李德威教授致敬!

  网友丝工:不为名利,只为科研而忘我执着追求的李德威先生是当代所有中国人的楷模,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网友茉莉清茶: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英雄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李教授一路走好!(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黄琪整理)

[责任编辑:赵玲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