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地质学家李德威弥留时不忘国家 为科研事业奉献至生命最后一刻

2018-09-17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李德威教授病重期间还坚持在病床上与学生们交流 图片由学校提供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弥留之际的纸条 李德威教授生命的最后时刻

  9月12日上午,武汉市普爱医院。住院部2楼重症监护室里,刚从昏迷中醒过来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德威教授,开始断断续续吐出含糊不清的话。

  血液科主任医师胡桂英凑近他嘴边,听到他不停说着“10个字,10个字……”。胡桂英不明其意。戴上呼吸机的李德威,此时已经无法对话。

  胡桂英拿来一支笔,并递给他一张小纸条:“写下来吧!”

  李德威用右手拿起笔,把纸条垫在硬板上,写了起来。几分钟过去了,胡桂英和护士都没看懂他写的什么内容。

  “李教授平时字写得很漂亮,那天的字却歪歪扭扭,认不出来,”胡桂英回忆。担心纸条太小写得费劲,胡桂英递给他一张较大的纸片。

  李德威显得更费劲儿了。用了差不多10分钟,李德威终于写好了。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次大家基本能认出李教授的字了,但却不十分明白这10个字的含义。

  “他就是为了这10个字,才从北京转到武汉医院,”胡桂英从李德威的夫人夏芳的口中得知,在北京治疗时,李德威的病已经十分严重,需要隔离。但李德威执意回汉,说要见学生,要召集科研组,论证项目。

  胡桂英回忆,9月12日、13日,不论是对着亲人还是护士,李德威口中都念念有词。仔细听,可以分辨出“10个字、10个字”的音节。

  9月14日早上,李德威躺在病床上,还用手指在铺盖上不停比划,不停想张开口说话,却没有力气说出。胡医师把“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纸条拿给他看,李德威就会安静下来。

  9月14日中午12时25分,李德威停止了呼吸。他的大弟子、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副教授刘德民说,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干热岩温度可达180℃以上,作为一种固热能,这种热能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新能源,理论上地球深部有很多,李老师设想大规模利用,尤其是在发电领域。

  连日来,在李德威教授灵位前,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和学生们见到李德威留下的10字纸条,无不哽咽叹息。

  李德威1962年6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32岁即被破格提升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曾提出“层流构造假说”,是著名构造地质学家,被誉为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的第一人。

病房成了学术会议室 李德威教授在病床上坚持工作

李德威教授在钻井现场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普爱医院23楼VIP病房1号病床,这里是李德威教授生前住院病房。只有一张床,但可以容纳很多座位。“最多”时容纳了20名学生,病房成了学术会议室。

  8月28日,身患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李德威从北京友谊医院转院到武汉普爱医院,专门要了一间单间大病房。此前,他在北京住院70天,但病情未好转,两个月4次化疗,免疫功能低下,各项生理指标越来越差了。

  在护士小付看来,这个病人有些特别:刚住进来时还能说话,探视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很多人手里还拿着书本资料,让她很是疑惑。尤其是10多人都挤进病房,一待就是1个多小时,后来才知道是病人在召集学生开学术研究会议。

  李德威刚刚休整了2天,8月30日就来了一大批人,VIP病区主任胡桂英医师对此印象深刻。她说从8月30日起,直到9月10日下午李德威进了重症监护室,1号病床前总是人来人往,每天不间断。

  病房里开了两次“组会”

  李德威住进来刚两天,就把他的科研团队召进病房开“组会”。据李德威科研团队学生负责人硕士生张根袁介绍,他们在医院病房开了两次“组会”,每次10多人参会,都是李德威老师召集的,一次是9月2日、一次是9月9日。这个“组会”是李德威科研团队的大会,不定期开,因为“李老师经常去外地科考,时有间断。这次10天内连开两次,是很罕见的”。

  9月2日,张根袁和中国地大4名博士、5名硕士、3名本科生来到医院1号病房。李老师坐在病床上,听大家汇报。“我正在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发愁,就把自己的毕业选题跟李老师汇报了。”张根袁说,每个人都作了汇报,并有提问,李老师一一作答,最后总结发言,鼓励大家要勇于实践,不畏困难。

  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考虑到老师的病情,大家没敢多问,使得“组会”按时结束。“现在想来,或许李老师当时会误以为大家不够努力。”张根袁说。

  中国地大地质学大四学生赵子豪参加了医院病房的第二次“组会”。他回忆,因为有上次“组会”同学的经验,大家只汇报了一下每个人的科研任务和课题规划,没有再多说话,但李老师好像有所发觉,主动和大家搭话。

  “赵子豪,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比赛的结果怎么样了?”“还没比完。”赵子豪答。他说,当时感觉李老师身体不是很好,精神很差,但说话还是清楚的,没想到他还会惦记这个比赛。

  “我所在的小组获得三个一等奖,地大获得团体特等奖。但是李老师听不到这个消息了。”昨晚,赵子豪说,没想到李老师那么快走了,那次谈话成了和他最后的对话。

  吐血500毫升还要求见学生

  9月10日上午,李德威教授病情突然恶化,不仅出现呼吸困难,而且大口吐血。“今天无论如何要见这两个学生。”出现这种状况,李德威还是要坚持见学生,好像有事要急着交代。

  对于这次病情恶化,胡桂英医师认为是感染所致,天天接见学生,对李德威的病情恢复不利。他所患的嗜血细胞综合征,死亡率达50%,特别需要隔离。

  所以对李德威这一次见学生的要求,胡桂英和医护人员一起进行了劝阻,坚决不允许。

  两名学生得知实情后,没有来见李老师。当天下午,李德威各项生理指标进一步变差,血压、血小板、血红蛋白都很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据院方记录,从8月28日进入医院,刚开始李德威每天只睡1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床上写写画画,时而陷入深思。开完最后一次“组会”,接见最后一拨学生,直到10日下午进入重症监护室,这种状况才结束。

  李德威的博士生罗行文专门从西藏赶回武汉,9月4日在病床前,听了李老师最后一课。罗行文从事地热开发研究,“此行意义深远,更加坚定了我干地热事业的决心”。

  为“10个字”走了近30年

李德威教授在钻井现场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作为地质科学家,李德威教授的研究足迹遍布青藏高原。从羌塘到喜马拉雅,从喜马拉雅到可可西里,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尔金山到阿里班公错,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从雅江大拐弯到川西龙门山,从龙门山到滇东南红河……从1990年开始,近30年,李德威马不停蹄。

  “骨灰一半落葬在青藏高原,另一半回到老家麻城,这是哥哥的生前遗言。”9月16日李德威弟媳周女士介绍,老家麻城还有李教授的妈妈,已经80岁,至今没有告诉她儿子去世的消息,怕老人承受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1992年,李德威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系统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2011年以来,李德威相继提出取热减灾减排,地热能综合分类,干热岩地热能成因,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勘查与评价方法,干热岩地热能选区准则,热流体关联资源、能源、灾害、环境、工程稳定性联勘共探新思路等,为我国地热界增添了新的理论思想,探索出新的技术方向。

  随着对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开始用创新的理论研究固热能(地球物质发生固态流变的热能)。李德威科研团队通过重点研究南海、雷琼裂谷及周边的固热能热源,查明了雷琼裂谷南侧的固热能分布规律。今年3月在海南琼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为我国固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在大弟子刘德民副教授看来,李老师留下的10个字颇具深意。该理论已经有了首次成功实践,把前一句做好,后一句将是自然结果。

评论:生命之光永恒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德威教授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追求光热,身后播撒光热。他将永远活在他所热爱的事业在后来人的赓续与坚守中,活在为家国梦想执着追梦的人们心中。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写于生命尽头的十个大字,像一束光,照亮了李德威56年的生命旅程。

  这是一个科学家探索科学、追寻真理的生命之旅。他说:“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的确,直至生命尽头,他也没有耀眼的学术称号和地位,他甚至没有太多同行者,然而,被理想光芒照耀的人不会孤独。他的人生如此灿烂,把生命奉献于对科学的执念、对真理的求索。

  他的确不孤独,在他逝世的消息公开后,不到半天,网友留言就超过3万条。这些人,也许从不认识他,甚至未必懂得他的理论,然而这些人,是他的知音,与他的生命音符共振,唱和。

  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但是,若论生命的丰富与强度,他56年的人生又如此充满张力。对现有理论,他的勇气排山倒海。他敢于质疑现有地质理论框架,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未知领域,他却又那么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在近30年中,他每年都有3到4个月行进在高寒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以不断验证理论框架。他展现了一个学者勇敢的质疑精神,也展现了一个科学家可贵的严谨作风。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样的临终遗言,这样甚至已不能完整书写的十个字,令人动容,感人肺腑。生命的最后时刻,惦念的是事业,是国家,这是一种怎样澎湃的情怀,是一种怎样深沉的爱?

  李德威教授走了,但我们才刚刚认识他。我们才知道,他探索地下深埋的热动能,是为国家寻找新的清洁能源,他自筹经费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是被汶川大地震深深刺痛……我们从他有限的人生长度上,看到一个中国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人民情怀,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怀的人所能铺展的人生广度。我们在他的生命维度上,看到无限挚爱,他所爱的事业,国家和人民。能为挚爱的东西终其一生——李德威教授又何曾不是获得了生命更高的馈赠。

  曾经,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呼号激励了无数为国家民族命运奋斗的人们。今天,中国走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李德威式的科学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民族之复兴而献身?

  寿命有长短,而生命的高度没有止境。李德威教授走了,他的精神力量如此丰沛而旺盛,远胜于我们能够想象。从数万网友的深情留言,从同行与后辈们沉默而坚定的努力,从无数走在李德威式甘于寂寞、执着奋斗之路的中国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之光永恒,这样的生命之光将照亮时代的进步,照亮国家的崛起,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长江日报 记者 杨佳峰 评论员 鲁珊)

[责任编辑:王玉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