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上午,夏清良和8名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过藏历新年。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李雨生 摄
过去的两天,中南民族大学的藏族女学生普拉姆、巴桑卓玛度过了令她们今生难忘的两个别样新年。
除夕之夜,巴桑卓玛许了三个愿望
巴桑卓玛今年22岁,2015年来到中南民族大学,今年已是大三学生,攻读法学的她显得格外冷静。她有8个兄弟姐妹,她排行最小,也是家里唯一考上大学的本科生。
由于要过司法考试,加之回家路途遥远且费用昂贵,为了节省开支,巴桑卓玛选择留校,在学校附近一家快餐店打工,每天工作8小时。
14日,正在学校寝室休息的巴桑卓玛听到有人敲门,她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大家熟悉的“夏爸爸”夏清良警官。夏爸爸手里提着满满两大袋女孩子喜欢吃的东西:酥糖、雪饼、瓜子、酸梅等等,室友普拉姆也收到同样礼物。
听说学校里还有女藏族学生也像巴桑卓玛的情况,夏警官当即热情邀请三位女孩子在除夕之夜到他家做客,欢度汉族新年。
除夕下午,夏清良全家总动员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静候三位藏族女孩。
下午5时许,巴桑卓玛与普拉姆、边巴卓玛三位女孩子乘坐夏清良的车,来到暖和温馨的家庭。看着满满一桌子菜,有些菜都没见过,巴桑卓玛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后来随着夏警官夫妇的热情招待,拘束的心终于放开了。
面对美味美食,不再拘谨的三位女孩子大快朵颐。饭后又捧上鲜美的水果:紫黑的车厘子及红艳艳的草莓。细心的夏爸爸还专门将电视调到西藏卫视频道。
零时时钟即将敲响时,巴桑卓玛悄悄在心里许下三个愿望:第一个是新年考上驾照,毕业后可驾车看望父母及“夏爸爸”;第二个是她能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毕业后能成为一名检察官,为西藏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夏爸爸”在新的一年里身体棒棒的,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藏历新年,8名大学生跳锅庄舞
2月16日,是正月初一,巧合的是也迎来了藏历新年的第一天。上午10时许,身着节日盛装的普拉姆与巴桑卓玛相约一起去大学生活动中心欢度藏历新年。
普拉姆,严格意义上来说,她叫普布拉姆,因为是星期四出生,所以她叫普布,母亲希望她像仙女一样漂亮,所以给她取名为拉姆。普拉姆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从小能歌善舞,锅庄舞跳得很棒,是家中每年的领舞者。
两位女孩子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推开门一看她们惊呆了:这里不仅有其他6名少数民族的学生,还有“夏爸爸”与他的同事。
活动中心暖意融融,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身处异乡还能有这么多人一起陪她们过藏历新年,感觉开心极了的普拉姆与巴桑卓玛激动得拿起哈达献给现场在座的每一个人,并献上真诚的祝福:扎西德勒。
“夏爸爸”给每个学子送上新年的祝福及红包。围坐在一起的少数民族学子分别用本民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及感谢之情。
除了藏族学子外,这次欢度藏历新年的少数民族学子有朝鲜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独龙族、回族。
独龙族学子木文明来自云南省,他家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原本他坐了4天3夜车回家团聚了,谁知妈妈让他下山买年货,遇上大雪封山,回不去了,只好转头回到学校。能代表自己民族与大家一起欢度藏历新年,“太特别了”,他由衷地祝福两位藏族妹妹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快到活动高潮,兴致勃勃的普拉姆邀请大家一起跳锅庄舞。她先示范几个简单的动作后,就拉着夏清良的手,和大家围成一圈,欢快地跳了起来。
“两天里连过了两个‘年’,这是我一生中最特别的经历,难忘又开心极了。”普拉姆的笑脸像一朵美丽的格桑花。(长江日报 记者魏娜 通讯员杨槐柳 李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