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从武汉出发 时隔5年中国再次启江豚生态科考

2017-11-14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2017年11月10日,两艘科考船从武汉出发,逆流而上,他们将用40天3400公里的考察告诉世人,长江里到底还有多少江豚,是否还有白鳍豚,以及它们生活的状况。

  2002年7月14日8时,武汉白鳍豚馆内唯一的白鳍豚淇淇去世。此后,馆内再无白鳍豚。如今,只生活着5头江豚。

  2007年,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

  40天3400公里的江豚科考

  11月10日上午,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在武汉渔政码头正式启动,两艘科考船起航。本次考察由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中国科学院水生所联合承办,并得到了相关渔政部门、豚类保护区、科研院所以及阿拉善SEE基金会等NGO组织的支持。此次考察系中国继2006年、2012年后开展的第三次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普查。考察结果计划在2018年3月公布。

  科考现场总指挥、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此次科考将全面评估调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及分布,还会对江豚栖息地环境质量进行调查。根据种群考察及环境评估结果,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考察时,两艘科考船同时行进,一艘负责南岸,另一艘负责北岸,前后相距5-10公里,船速保持每小时15公里。一旦发现江豚,前船继续航行,不接近观察,后船则接近江豚考察群体大小。

  新螺保护区多次发现江豚踪迹

  11日上午8点,科考船从嘉鱼县簰洲湾出发,对洪湖新螺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豚种群和栖息地进行调查。

  新螺保护区全长135公里,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长江豚类保护区之一。2006年科考队在该水域曾发现40多头江豚,而2012年在该水域仅发现5头次江豚。过去的5年保护区内的江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队员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在考察船进入姚湖水域时,发现了一个3头江豚的小群体,让考察队员稍稍得到宽慰。在随后的考察中,考察队员又多次发现江豚群体,总共观察到10多头江豚。科考队员孙刚是第二次参加江豚科考活动,在船上进行观测工作,“大家都在仔细观察,希望看到越多越好,希望每个江段都有江豚。”

  今年已发现21头江豚死亡

  2006年,由7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活动,没发现白鳍豚的踪影。2007年,科学家正式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江豚的生存状况同样不容乐观。2006年,科学家们估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800头。2012年的长江豚类考察中,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45头,年下降速率为13.7%。据江豚保护行动网络统计,今年各地志愿者已发现了21头死亡江豚,最近一头死亡江豚出现在江西省都昌县。

  郝玉江介绍,长江江豚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种群之间的迁移和交流被中断;水域污染;大面积挖砂破坏栖息环境;螺旋桨打死打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违法网具造成的直接伤害。

  这次科考专门设计了“发现白鳍豚预案”。根据预案,无论哪条科考船发现白鳍豚,其他考察活动立即中止。要求观察员首先拍下照片,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声学录音,考察船至少离开白鳍豚几百米远,不干扰动物。(武汉晚报 记者施政 通讯员孙慧)

[责任编辑:肖偲偲]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