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第十三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汉开幕 两岸学子以文载道以情融心

2016-11-14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11月14日,第十三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汉开幕。13日,千余名海峡两岸各界知名人士、企业界高层以及专家学者齐聚江城武汉,共迎盛会。

  此次台湾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暨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是本届台湾周活动的主会场所在地,一系列亮点活动将在这里举行,如“2016首届两岸青年东湖论坛”、“首届海峡两岸动漫节”、“两岸社区论坛”、“中法生态专场推介说明会”、“‘小巷总理’话民生社区体验日”、“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邀请赛”等。

  武汉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城市,截至今年10月,武汉市引进台资企业近1100家,投资总额75.7亿美元。

  与此同时,2015年,汉台交流往来频繁热络。武汉市各区、市直各部门组织公务赴台,深入开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武汉市民赴台旅游达19万余人次,20余万人次的台湾同胞来汉观光游览。

  汉台交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青年、面向文化三个重点。据此,在本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之季,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推出专版,回顾2015年汉台经济、文化、青年交流等精彩瞬间。

  经 济

  在汉台湾本土银行 成为招商引资新平台

  服务为本,完善机制。近一年来,台商在汉投资、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武汉市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台商已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2016年,武汉市新增台资企业25家,新增投资5.7亿美元,全市累计注册台资企业近1100家,投资总额达75.7亿美元。

  “其中,汉台金融产业的合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该负责人介绍,2015年11月17日,台湾土地银行武汉分行开业,成为该行继上海、天津之后设在大陆的第三家分行,也是中部地区第一家开业的台资银行。同年12月29日,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武汉分行开业,这是该行在大陆继上海之后开办的第二家分行。“两家银行的成立,为进一步深化汉台经贸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015年,第12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期间,共引进签署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32.3亿元人民币。“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武汉)高峰论坛”、“台湾半导体及汽车电子产品推介会”、“海峡两岸生物产业合作论坛”等经济活动,成为汉台产业对接的平台。

  市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武汉市积极争取到省政府涉台园区建设奖励扶持资金250万元,引导台湾企业参与内需市场开发,其中,推动支持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新设武汉台湾汽车电子产业园;推动在东西湖区筹建武汉台湾中小企业工业园。加大台商投资项目引进服务力度,会同有关区加快新美香公司、天福茗茶等投资项目的落地进展。

  青 年

  爱拼搏创新也爱武汉热干面 台湾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武汉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热干面?黄鹤楼?还是汉口的老街巷?”不少初到武汉的台湾人,都会被问到这样一句话。一千人心中有一千种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也在不断改变。

  在台湾青年廖伯元心中,武汉的好,在于她是“娘家”;创业者赵昶睿说自己是半个“武汉伢”,因为从小在这长大,还能讲一口流利武汉话;“吃货”郑捷则说,武汉玩得好、吃得好,“很对胃口”……

  拥有130万在校大学生的武汉,是一座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城市。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她的“求新求变”,在于“每天不一样”。不少来汉的台湾青年感受也是如此。

  他们之中,有上世纪90年代来汉的台商二代,也有白手起家的创业青年。从陌生到亲近,从水土不服到水乳交融,这些“80后”、“90后”青年,各自选择在武汉拼搏创新,用青春和城市共成长。而如今,设立在东西湖区的“湖北(武汉)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器”,更是获国台办批准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全国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为台湾青年来汉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特训营学员积极互动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交 流

  以文载道 以情融心 超3万台湾学子参加“楚才杯”

  “远眺这片大地,欣赏着武汉风光,脚底的黄鹤楼与蛇山脚下的长江大桥相互辉映,令我想起,是文字的力量把我带到这里来,让我有如此震撼的感受……”今年7月,来武汉参加完2016“楚才杯”获奖学生夏令营的台湾义民中学学生何建纬写下如下感受,他说,亲眼目睹,对武汉更是印象深刻。

  1985年,楚才作文竞赛发端于武汉,由长江日报发起,1994年首入台湾开设分赛场,22年耕耘,台湾地区参赛规模从最初一所学校200余人,到2016年有300多所中小学校、3万余人参赛,1752名台湾学子获奖,覆盖全岛,成为海峡两岸青少年重要的赛事。2016年,台湾岛内参赛人数更是突破3万。

  

2015年8月2日,参加“2015汉台楚才获奖学生夏令营”的两地学生一起包饺子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2016 年 7 月 19 日,汉台两地学生共同完成游历画作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楚才杯’不仅仅是一场作文竞赛,更是两岸青少年交流的试验平台。”市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汉台获奖学生夏令营在汉试水,来自台湾16所学校的50多名楚才获奖者和武汉本土小“楚才”代表联谊,搭建了一座友谊之桥。今年,两岸学生更是以“认知历史,体验文化,感受亲情”为主题,开展“四同”活动——同上一堂中国历史文化课,同上一堂作文课,同学一首中国民歌,同绘一幅游历画卷。参加活动的台中市的朱育秀同学感慨,“通过聆听他人,跳出了自己的思考,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2015 年 8 月第二届“高山流水觅知音·两岸少年楚天行”活动,汉阳七里小学学生与台湾苗栗县泰安乡泰雅族小朋友互动,体验威风锣鼓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除了“楚才杯”作文竞赛,今年8月25日,首届“行读三国”汉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在汉开营,来自汉台两地的30余名中小学生在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参加以“行读三国”为主题的公益夏令营活动。两岸语文教育研讨会、校长论坛、汉台两地互相观摩语文公开课、获奖学生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也不断延展。

  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说,认知历史、增强文化认同,是汉台两地文化交流活动的出发点。他举例,2014年,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朗诵会在中秋之夜、黄鹤楼下举办。两岸青少年在中华经典诗词的海洋里,吟唱“楚才情·中华心”。当时,台湾明道中学副校长林雯琪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携手走向世界舞台。”(长江日报 记者 郑汝可 方倩)

  台湾学生作文选登(部分)>>>

  武汉知性之旅

  义民中学 江芯瑜

  此次来到大陆武汉,让我在短短的几天体会到了此地的风俗民情和自然特色,最令我感到惊喜地是武汉的东湖磨山风景区。

  东湖,虽没有西湖那般妩媚;也没有西湖那般壮丽,但是它的秀丽外貌早已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虽然此次造访东湖,老天让天空不断地飘落着绵绵细雨,但是我认为衬着小水滴的东湖显得更有朦胧之美,连刘备也因此美景而佩服不已呢!

  武汉的美

  义民中学附设初中部 卢子婷

  那美丽的城市,使我印象深刻。它有着古色古香的黄鹤楼、宏伟的三峡大坝、还有拥有自然风光的东湖……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东湖。

  东湖水面波光粼粼、湖岸曲折、多座山峰绵延起伏,令人不禁叹为观止。里头有着荷园、梅园、樱园……虽然下着蒙蒙细雨,却为这美丽的东湖更添风采。

  时光飞逝,来武汉已经过了七天,明日就要到台湾。但我不会忘了这个地方。这里的风景、这里的美食、这里的朋友、这里的人情。它让我拥有一段与众不同的回忆。我不会忘了这个地方,望它也别忘了我,我还会再来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