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主办 武汉市文明办承办
备案号:京ICP备06033490号
10月17日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精准扶贫,你我同行”,武汉市开展了一系列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主题活动。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原则,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深入开展了“我为精准扶贫办实事”主题活动。举行“扶贫日”捐赠,依托本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驻点村开展结对帮扶,为结对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特色扶贫行动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主题活动营造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了各方力量向贫困地区整合,促进了各方资源向贫困人口汇聚,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体目标奠定了基础。
武汉市民政局携5家医疗机构,组成义诊队来到江夏区为当地村民送医送健康 通讯员周钢 摄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市委政法委:小伙在扶贫片区临时党支部入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昨日上午,在市委政法委张湾街扶贫片区新河村党支部,铿锵有力的入党宣誓声传来。在张湾街新河村扶贫的刘强郑重宣誓,成为一名预备共产党员。
刘强是市地产集团统建公司员工,在新河村一年以来,克服农村的艰苦生活、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一心扑在扶贫上。一个质朴而又神圣的念头,一直在支撑着他:“我想成为一名党员,这些困难都是党组织对我的考验。”
市委政法委相关领导昨日专程到对口帮扶的张湾街四红村检查今年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并看望了贫困户。
市司法局局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到对口帮扶的雄岭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督办活动,走访了25名贫困对象,在村委会一一落实今年的帮扶项目。此外,市检察院、法院、安监局、交管局、档案局以及化工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扶贫活动。
市统一战线:赴黄陂助学送医送药
10月17日,武汉市统一战线赴黄陂区李家集街大简湾村开展扶贫活动。市委统战部及全市各民主党派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统一战线人士为大简湾村贫困群众送去了书包、文具及药品,并展开义诊活动。村民李梦英今年70岁,因脑梗造成半身不遂,还患有胃溃疡。昨日一早,老伴就用轮椅推着她来到义诊现场,请专家诊治。“不需要排队挂号,专家直接到了老百姓家门口,真是太好了。”李梦英高兴地说。
近一年来,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国资公司投入80万元,帮助大简湾村建设了一座可以使用25年的光伏发电场,目前项目已经建成,预计能够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5万元左右的收益。市委统战部还购置种牛分配给贫困户放养,牛出栏后按贫困户劳动分红;帮助村委会添置了会议桌椅,新建打谷场和篮球场,改造装修了村卫生所,使得大简湾村设施得以提升,环境得以改善,还有了产业的支撑。
市公安局:为村里送电脑上防骗课
10月17日,市公安局主要领导率队深入市公安局对口帮扶的黄陂区王家河街青云村,调研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为卫生室配电脑,给村民上防骗课,上门探望贫困户,一系列精准扶贫活动令村民们笑逐颜开。
“扶贫队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太大了啊!”村卫生室吴医生高兴地说,目前,正与街道卫生院联系,争取在2017年元月联上医保网,“到那时,村民们看病就能刷医保卡了”。
17日,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还在村委会广场向村民传授防骗防盗知识,发放了防范宣传手册。 (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杨槐柳 王威)
市民政局:组织义诊送医送药到村头
17日,市民政局联合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普瑞眼科医院、楚天哮喘专科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组成义诊队来到江夏区舒安街,开展精准扶贫大型义诊活动,为当地村民送医送健康。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农村贫困户大多数都是因病致贫,根据农民需求,市民政局委托市慈善总会组织了这次大型义诊活动。
王班村村民张秀凤老人带着1岁多孙女来到主人翁健康小儿推拿医疗小分队,告知小孩经常感冒,还不会讲话。医务人员现场为小孩按摩,并指导老人预防不同疾病的按摩方法。儿科医生李小容一边为孩子治疗,一边教张秀凤如何预防孩子生病小常识。
在普瑞眼科现场,排队检查村民络绎不绝。通过筛查,有3名村民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院方表示:贫困家庭入院治疗全部免费。
仅一上午时间,义诊服务队就为1000多名村民进行了内科、眼耳鼻喉科、儿科等全方位检查,还为村民送去价值5000多元的各种药品。
“疾病是贫困最大的敌人,今后我们会不定期地走进村庄,为贫困家庭送医送药。”市慈善总会负责人说。
市卫计委:携14家医疗单位为千余贫困户义诊
10月17日,我市卫生计生委及14家医疗单位前往扶贫点进行“精准扶贫、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扶贫义诊、宣传活动。
市卫计委组织医务人员来到新洲区辛冲镇绿山村义诊,为村民免费赠送基本的治疗药物。为了满足重症卧床病人的需要,来自市属医院专家、村卫生室村医一起进行上门巡诊,受到村民们欢迎。
此外,市武东医院、市三医院、市一医院、市疾病控制中心等14家医疗单位均在“扶贫日”前后组织慰问活动,送油、送米、送御寒衣物,同时为贫困家庭开展诊疗服务。
据统计,此次“扶贫日”活动,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各市属医疗单位共提供免费药品价值6万余元,发放各类健康宣传品2000余份,义诊贫困病患家庭1000余人。(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任艳军)
市工商联:谋划多渠道让村民致富
17日,市工商联机关全体干部赴黄陂区王家河街大雨尖村看望对口帮扶的26户贫困户,挨家挨户为他们送去大米、油和棉被等总价值8500元的慰问物资和现金。记者获悉,经市工商联、市编办领导多方协调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努力,影响该村村民日常出行的1.95公里断头路建设项目将于下月正式启动,计划年内完工。
17日,市工商联负责人介绍,除了继续推进今年已规划好的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明年还将逐步推进公厕改造、村绿化和亮化及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利用该村自然资源优势,推动木兰溪风景旅游等项目实施,让村民致富渠道多元化。
随同慰问的市工商联常委、武汉星达防火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竹武说,他的发明专利可以让这里的秸秆变废为宝,成为加工生产防火门窗及地板等的环保原料,可以考虑在村里兴建以秸秆为原材料的加工基地,以此带动当地村民致富。(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龚友浪)
市科协:规划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
新洲区潘塘街管寨村是市科协、市园发公司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的单位,昨日,两家单位联同新洲区科协的党员领导干部们再一次来到管寨村,向村民赠送价值10000元的秋播优质种籽和500余册科普书籍,向对口帮扶的19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共计7500元。
市科协、市园发公司驻管寨村扶贫攻坚工作队利用科技人才优势,送智下乡,经土质调查后明确该村集体经济方向为水果种植,并规划建设300亩桃树基地。目前已投入18万元,完成了一期180亩桃树基地的土地翻整,栽种桃树苗1.8万株。
市科协驻村工作队员严浩介绍,以集体经济带动困难群众是脱贫手段之一,结合桃树基地建设,鼓励困难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养护用工、参与家禽养殖等方式脱贫。
据介绍,73岁的村民余良花常年独居,主要靠新农保维持生活。通过帮助她流转近7亩土地,使她年收入增加2600余元,基本实现脱贫。管寨村今年能脱贫的贫困户将达到7户,余下12家明年全部脱贫。
武昌区:举办精准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
10月17日,武昌区举办以“精准扶贫送岗位、就业创业促脱贫”为主题的精准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该区人力资源局根据精准扶贫对象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低等实际情况,事先深入辖区企业了解用工信息,对参与招聘会用工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进行精心筛选,确定了保安、保洁、家政服务、餐厅服务员、物业管理等一批适合精准扶贫对象的岗位。
招聘活动共吸引北京华联、华侨城物业管理公司等4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工,提供岗位600余个,100余名精准扶贫对象和就业困难人员进场应聘,初步达成意向20余人。
据悉,这是武昌区人力资源局举办的第五场针对精准扶贫对象的就业专场招聘会,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了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增强了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长江日报 李咏 通讯员晏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