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八旬筷子匠:一双筷子六七十道工序

2016-08-20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每天早晨,武昌的解放路上车水马龙,背街的西城壕却很清静。平房红瓦,青石板路,老巷子又窄又深。偶有外卖小哥进来,左拐右拐都找不到路。81岁的王定亮和老伴钟光钰已经在这儿住了62年,1954年的洪水后,筷子街一带开始筑堤,他们搬到了这里。

  筷子街、筷子堤、筷子湖,这些早已消失的武汉地名,现在只存在于部分老武汉人的记忆里。王定亮不仅是筷子街上的老居民,家里几代人也靠做筷子为生。昨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本想亲眼看看如何做筷子,老人说:“连做筷子的工具都卖了。做筷子的老人,也差不多都走了。”

  竹子做成竹排,从外省漂到筷子湖

  王定亮的祖辈是江西人,他祖爷爷一辈就开始在武汉做筷子,到他已经有四代人。王定亮说,以前的筷子湖在如今的农讲所到大堤口一带,做筷子需要的竹子,都是去那儿买。

  “竹子都是从湖南、江西买过来的。”王定亮对儿时跟着父亲做筷子的事情,记得很清楚,“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专门运竹子的火车、汽车,卖竹子的人都是用竹篾把一根根竹子扎成竹排,一排一排地从水路漂过来”。

  走水路时间久,卖竹子的老板就在竹排上搭个棚子吃住,再请上几个伙计,遇上涨水的时候赶紧顺着水流出发,尽快漂到筷子湖。“竹子要泡在水里,不然也没地方放”。

  现在的中华路北城角至大堤口一带,就是当时的筷子街,街附近晾晒筷子的堤坝被称为“筷子堤”,浸泡原料竹子的地方就是“筷子湖”。抗日战争时,筷子街上的手艺人四处躲避战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筷子街才重新聚集了人气。

  1954年武汉发洪水后,筷子街要筑堤,许多居民从这里搬离,加之此后开始公私合营,很少再有人做筷子。1955年,王定亮被分配到宜昌农业局工作,遇到老伴钟光钰,三年自然灾害发生后,他们重新回到武汉。王定亮去了印刷厂当工人,直到退休,再没做过筷子。

  一头方一头圆,做筷子要六七十道工序

  昨天一大早,老伴钟光钰就熬了稀饭。天热人没胃口,这就是老两口一天的吃食。她用筷子煮粥时,长江日报记者发现,王定亮和老伴用的筷子并不一样,一个用竹筷,一个用铝制的。“你看现在的竹筷子,油漆不好,用一段时间筷子尖就发霉了,还是铝制的比较好,不发霉又好洗。”钟光钰说完,王定亮就笑了:“铝筷子太滑了,不好夹丸子。”

  王定亮说,做一双筷子要六七十道工序,以前都是一家人分工,一起做。“除了睡觉,眼睛一睁就开始做筷子了,有时候一天能做一千多根”。

  做竹筷,用到的都是竹子最好的部分,因为做筷子要避开有竹节的部分,然后把竹子中间段砍下来后,用刀慢慢削。“天天削,手上都是老茧,针扎都不疼。”王定亮说,筷子一半削圆,一半削方,比现在的圆形筷子复杂,所以要用到两把不同的刀。成型之后,就开始上漆,“用的都是白桐油,筷子就不会发霉”。

  以前的筷子都讲究,方的一头还有印花、刻字,图案都是找人专门刻的,然后再印上去。而且以前的筷子是两种颜色,红色、黑色。“谁家要是有白喜事,全都要用黑筷子,其他时候全都用红色的筷子。”王定亮说。

  除了工序复杂,捆筷子也很讲究。做好的筷子都是八双或是十双做成一扎,“以前的桌子都是四方桌,坐八个人,对应的就是八双筷子。”筷子捆起来的时候也不是随意一扎,样式得好看。王定亮说,做完筷子剩下的竹子,还可以做痒痒挠、竹床,还有药店里的药名签。

  当年的筷子街上,生活的都是以做筷子为生的手艺人,从中秋以后做到第二年二三月份,“那个时候田里的活儿都做完了,就有时间做筷子了。”做半年,休息半年。做好的筷子也不愁销路,自然有人上门来收。王定亮说,这些筷子会卖给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因为北方没有竹子,而且他们有种习俗,把筷子当纸一样烧”。

  王定亮说,小时候家里从没买过筷子,一用就是好几年。“现在的筷子我一年得换好几次”。

  一家人做筷子的手艺,到王定亮就是最后一个传人,“有专门的筷子厂做筷子,不需要我们了”。(长江日报 记者蔡欣星)

[责任编辑:牛 倩]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