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市民观察团走进高龙博古城 “这趟非遗之旅大开眼界”

2016-05-08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7日,长江日报市民观察团来到江欣苑社区,参观高龙博古城内的高龙扎制工艺 记者陈卓 摄

  “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昨日上午,长江日报市民观察团团员走进“高龙博古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大家即被精美绝伦的传统文化倾倒。这是一趟奇幻又满足的旅程,不少人感慨大开眼界。

  园区内,“高龙”是重要元素,它是江堤乡渔业村多年传承的舞龙文化,2008年被国务院授予“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观察团团员不仅现场观摩了高龙扎制工艺,还观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龙表演。表演之后,更有观察团团员亲身感受了把击鼓舞龙。

  除了高龙,汉绣传承人任本荣、黄梅挑花传承人石九梅等传统艺人也受到了团员们的热烈欢迎。现场,看到铅锡刻镂技艺传承人敖朝宗的工艺制品越王勾践剑,团员们都忍不住上前抚摸感受。民间艺人“刘泥巴”刘国瑞拿出自己的剪纸作品,更是被团员们团团围住留影纪念。

  现场,有团员告诉楚天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罗光文:“每次放风筝都是靠跑”。罗光文一笑,说放不飞风筝实际上是风筝没选好,并现场用一根竹竿就让风筝飞起来。

  高龙博古城位于汉阳区江欣苑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向观察团团员介绍,江欣苑社区是由附近12个村组拆迁还建而形成的新型社区,所有社区成员都是农业户口。“江堤乡祖祖辈辈的农民‘洗脚上了楼’,但‘洗脚’进城后,我们没有忘记老祖宗的文化”。

  昨日参观以后,观察团团员表达了对传承园的喜爱,希望这些非物质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而非“后继无人”。团员“牧羊女”说,“震撼!惊叹!真是没想到,园区里有这么多精美绝伦的宝贝”。团员陶琼认为,江欣苑社区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拯救和传承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团员说>>>

  非遗上凝聚的工匠精神 值得传颂

  @堇煜:不得不慨叹高手在民间!他们儒雅而脱俗,每一件作品都是宝贝,没有那么多的商业化。惊叹手工的技艺高超,讶异作品中的内涵深厚。当然也有些惋惜,这些精湛的技艺有些已经难以找到传人,文化的传承已是危机四伏。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有更多的人能传承,这些一旦断层就无法弥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无忧:“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如果这是猜谜,你或许回答是“画”,如果你随我们长江日报市民观察团前往高龙博古城走一圈的话,你或许会说,那一定是“刺绣”,这些精品,无一不凝聚着“工匠”精神,这些传人,值得传颂!

  @国家队:从这些“能工巧匠”身上,不难发现他们拥有的匠人精神,那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克服掉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我们是时候俯下身子,做一个专注的“工匠”或“极客”,发现和创造美好!

  @冰雪寒梅: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原来汉阳还有这么多中国非遗文化,非常震撼。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心不静是难以雕刻、绣得那么细致,栩栩如生,这样的社区我觉得应该大力宣传,让每个武汉人都知道,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

  @龙钢:走进江欣苑社区,就看到无论老幼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这里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汉绣、传统龙灯制作,还是铜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工艺,用料纯正,做工讲究,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也体现了工匠大师的高超手艺,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中华民族的伟大。(长江日报 记者耿尕卓玛 整理)

[责任编辑:王 郭骥]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