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市民观察团”探访“大武汉之根”盘龙城遗址公园

2016-03-27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团员们参观出土的铜觚等重点文物

  2013年,盘龙城遗址公园核心区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在黄陂区盘龙湖畔的遗址现场开工,目前公园核心区基本完工,但尚未正式开放。昨日,长江日报“市民观察团”首发,抽出的29名团员来到盘龙城遗址公园核心区,提前探访武汉“城市之根”。

  遗址公园位于盘龙大道肖陈湾站,目前有4条公交车线路经过,未来可乘地铁2号线延长线到达。昨日上午,团员们集中乘坐大巴从长江日报社门口出发,花了40多分钟到达遗址公园。

  探访区域包括盘龙城遗址陈列室、夯土城垣(即城墙)、北城壕、大型宫殿基址等。团员们步行两个小时参观,一路兴致勃勃。在南城门遗址和小嘴青铜作坊遗址,几名团员还体验了考古、勘探。

  39岁的团员王涛家住盘龙城,曾向政府提议在2015年建成盘龙城遗址公园。昨日,看到昔日的荒野之地大变样,他感慨:“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这里是武汉的‘城市之根’啊,站在盘龙湖畔,真的会激起一种乡愁。”

  考古爱好者提问达“专业水准”

  在陈列室,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刘森淼为大家讲解遗址的发现过程,介绍重点文物。团员们听得很认真,不断提问,有人还用手机录音。

  “请问盘龙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65岁的刘旭东是此行年龄最大的团员,他听得非常仔细,向专家提问也最多。

  刘森淼说:“‘盘龙城’这个名字最早记载于清代晚期,1935年,侵华日军绘制的武汉地图上(这里)也叫盘龙城。但商代叫什么,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48岁的章波是一名考古爱好者,参观时一直跟刘森淼探讨盘龙城究竟是军事据点还是方国。他提问:“当时的盘龙城住着多少人?”

  刘森淼回答:“你的问题非常专业,当时这里有1万人。有人提出,在1.39平方公里的范围只有1万人,是不是太少了?但我们分析,那时候的自然环境能住人的地方不是很多,人口密度不高,人们住的也是小平房。”

  团员感慨参观遗址公园要“提前预习”

  被城墙围住的大型宫殿基址距离陈列室不远,专家带着团员参观时,网名“大雁南飞”的团员发现,已经覆盖了草皮的城墙内外坡度不一样,外面比里面要陡一些。刘森淼解释:“这样的设计更利于防守。四面城墙的中段,各有一处城门,城门豁口宽度5米左右,外窄而内宽,这也是为了便于防守。”

  大型宫殿基址分为1号和2号,能看到的只有残存的墙基和墙内竖立的许多小木柱。有团员提问,这两处宫殿基址各有什么用途?刘森淼说,1号宫殿基址分为四室,可能是高级贵族寝居之所;2号宫殿基址未见分间,是一座空间比较大的厅堂,“这意味着前面是办公议政之处,后面是居家休息的地方。目前学术界认为,现在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寝’式的建筑布局,是从盘龙城这种宫殿布局演化来的”。

  “大雁南飞”告诉记者,这次跟团她学到很多新知识,收获非常大。“我后悔来之前没有做功课,正式开放时,要提前预习了再来。”

  团员体验探铲打洞感慨考古不易

  在南城门遗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曹继文正在进行勘探。几名团员认出,他手里拿的半圆柱形长铁铲,正是考古工具洛阳铲(又名探铲)。曹继文介绍,一个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可以通过洛阳铲带出的土壤,分析出地下是否有墓穴。

  团员胡新成自告奋勇第一个体验如何使用洛阳铲。在曹继文的指导下,胡新成站直身体,两腿叉开,双手握杆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得知盘龙城最深的探洞有6米,他笑着说:“每次都要对准这个小洞打下去,还是蛮难的,考古真是个辛苦活儿。”

  团员“飞翔的鱼”是一位女士,力气比较小,刚打了几下就出汗了。她也感慨:“考古真不容易,太艰苦了。”

  在小嘴青铜作坊遗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的研二学生邹秋实,为大家现场示范如何用手铲在土层上“刮面”。 29岁的团员陈豆使用手铲方法不当,邹秋实说:“‘刮面’是为了后期的清理工作,你要斜着刮才比较轻松。另外,如果刮出了陶片、石头等,也不要把它们抠出来,考古最重要的是要保留原始信息。”

  刘森淼介绍,盘龙城的小嘴遗址、李家嘴墓葬等仍在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公园开放后,一旦条件成熟,考古现场将逐步对观众开放。

  (长江日报 黄征 通讯员王颖 王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