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聚焦

武汉10万标识牌乱象 20余部门各自制作标准不一

2014-09-11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在广埠屯,公交站和地铁站相距仅10米,交通指示牌标识却不相同,公交站为汉字和拼音标识,地铁站为汉字和英文标识

  连日来,长江日报身边文明系列报道热度不减,10日,遍布三镇的双语标识乱象更是让市民们直呼“脸红”。乱象因何而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市公共场所共有各类标识牌约10万块,其中,交通指示牌约3000块、公园绿地标识牌约3600块、路名牌约6800块、公交站牌约4000块、轨道交通导示牌约30000块。

  令人诧异的是,约10万块标识牌竟由17个区、20余个部门单位提供。上述单位制作标识牌时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导致双语标识乱象丛生。

  道路交通指示牌,由市交管局提供;公园、绿地标识牌由市园林局提供;道路名牌由市城管委提供;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标识牌由市交委提供;轨道交通标识牌由武汉地铁集团提供等等。而包括中心城区、远城区在内的17个区,则提供区直管单位公共场所的标识牌。

  10日,记者先后采访市交委、市交管局、市教育局、武汉城投集团等部门单位发现,在制作标识牌时,各部门单位普遍存在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情况。

  武汉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国标规定,公共汽电车站牌应标有“本站名称及汉语拼音”。按照这一规定,市交委在设计制作公交站牌时,均采用中文搭配拼音。

  武汉市交管局设施大队相关负责人称,2012年以前,该大队一直按照GB17733-2008 《地名标牌》国标设计制作交通指示牌。近两年,为顺应武汉国际化的大形势,该大队参照《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导则》,经过市外办审核,制定出一套内部标准,用来制作规范中英文双语标识。

  “今年暑假,我们对8个机关、244所学校展开自查摸底,发现不规范中英文标识牌2000多块。”武汉市教育局语委办相关负责人说,摸底显示,各机关、学校中英文标识规范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找文化公司设计,有的求助高校师生,还有的直接通过网络检索”。

  针对长江日报9月9日报道《一个“国博中心”标牌三种译法》,武汉城投集团回复称,国博中心在建设和经营期间,聘用多家翻译公司负责标牌设计、制作,后期把关不严,导致错漏。

  采访中,多名采访对象向记者诉苦“标准缺失”。武汉市交委负责人说,该部门双语技术人员缺乏,又找不到一个中英文双语标识标准,“换了之后又错了,那不是劳民伤财?”(长江日报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李华芬 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