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焦点大图

以文明之我点亮文明之城

2022-04-11  字号:[][][]  转发

  江城因我出彩,武汉以我为荣。当前,市文明委正在全市开展“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聚焦“文明武汉我先行”“美丽武汉我塑造”“奋进武汉我奉献”“诚信武汉我践诺”“温暖武汉我推介”五大行动,通过贯穿全年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市民热爱武汉、建设武汉,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

  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他们或投身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建设,用一言一行塑造城市美丽颜值和良好气质;或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把个人干事创业的火热实践转化为城市赶超发展的强大动能;或传承雷锋精神、志愿精神,用善行义举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我将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守护好居民健康,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黄庭媛说。“奋进武汉我奉献,我将继续发挥光热,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一冶集团冶金建设分公司筑炉工吴春桥说。“要把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代代传承下去,更好服务群众。”黄陂区华秦商行总经理张革华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180余场次,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为城市增添光彩、汇聚温暖。

  “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期待着每位市民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您的每一次奉献,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您的每一份热情,都会唤起更多人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此次,我们邀请到五位普通市民,请他们讲述自己参与“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的故事。

  ■ 文明 文明武汉我先行

  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黄庭媛:

  扎根社区当好居民健康守护者

  4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黄庭媛时,她刚从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现场赶回来,简单吃过午饭,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下午紧张的日常诊疗工作当中。

  “我既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保健服务,守护他们的健康,是我应尽的职责。”刚刚荣获全市最美志愿者的黄庭媛对记者说,扎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么多年,自己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志愿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日常诊疗和服务居民健康当中。

  黄庭媛是一名家庭医生,她把自己的手机号张贴在社区,电话保持24小时通畅,方便居民联系到自己,随时解答居民的疑惑,及时解决问题。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融侨社区有一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去年不幸中风,长期卧床。“有几次上门找不到病人,我就存下患者儿子的电话,时常打电话询问病情,定期上门随访检查患者身体,帮忙处理褥疮、皮疹等。”她说,随着上门随访的次数增多,有点意识不清的患者都认识自己了。截至目前,她服务慢性病患者超1万人次。

  作为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黄庭媛经常参加社区下沉党员志愿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今年3月份以来,她多次下沉居住的琴台社区,挨个给居民打电话,回访居民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耐心劝说居民积极接种加强针,筑牢群体免疫“屏障”。作为一名急救培训师,黄庭媛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社区、学校和单位,对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居民代表、学生,以及有志于急救服务的社会人士进行心肺复苏、常见急症等急救知识培训,累计开展急救培训3000多人次。

  “在‘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中,我将继续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志愿精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邻里守望、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守护好居民健康,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她说。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徐凯)

  ■ 美丽 美丽武汉我塑造

  东西湖区长青街综合执法中心执法队员董怡:

  日巡万步磨掉鞋底子 只为城市颜值再提升

  “巷子口被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挡住了,能过来清理一下吗?”“店门前有个窨井盖破损了,麻烦来看看吧。”“附近工地噪音扰民怎么办?”……4月8日,董怡在巡查中收到若干“派单”,像这样的“接单”是她的日常工作。

  “90后”董怡是东西湖区长青街综合执法中心执法队员,也是长青街的一名路长,对她而言,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武汉的城市环境更加美丽。“武汉以我为荣,作为一名武汉人,能亲身参与美丽武汉的建设,感受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宜居,我倍感自豪。”

  “路长是这条路上帮老百姓解决城市综合管理问题的人,配合路长工作的,还有楼长、店长和共治力量,大家合力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群众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董怡每天穿梭在辖区大街小巷,负责近1000家商户的秩序维护,日行万步的巡查量曾让她的皮鞋磨掉了“底子”,“掉‘鞋底子’不要紧,维护好城市的‘面子’更重要。”董怡说,城市治理是个精细活,徒步巡查更利于了解商户、居民的需求,发现管理漏洞,及时解决问题。

  每日巡查,董怡都会跟居民闲聊几句,聊的不仅是家长里短,更慢慢解开了居民对城管刻板印象的“疙瘩”。去年中考前,为了让考生有个更安静的备考、休息环境,董怡经过多次入户走访和调研,向施工方提出地下室切割、预加工材料等方法,避免切割工艺产生噪声。不仅如此,在巡查中遇到询问营业执照办理、个人证件补办等“分外之事”,董怡也“管得宽”,积极为居民答疑解惑。目前,董怡正尝试将辖区内的居民、商户、城管队员建群,更加有效地形成路长制互动共治管理模式。

  “人人都是主人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董怡说,将以“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 奋进 奋进武汉我奉献

  中国一冶集团冶金建设分公司筑炉工吴春桥:

  实干创新突破毫米级施工精度

  “只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干出名堂!”一身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50岁的吴春桥黝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他是中国一冶集团冶金建设分公司的一名筑炉工,也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如今,吴春桥作为湖北省“技能大师吴春桥工作室”带头人,通过传、帮、带,让技能薪火相传,点燃更多年轻人的工匠梦想。“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吴春桥参与完成了一个焦炉项目,现场指导30多名技术工人,“奋进武汉我奉献,我将继续发挥光热,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建造一个焦炉,要用到几百种型号不一样的炉砖,不同的砖要对应不同的灰浆,砌筑手法也不一样。我们建的是耐上千摄氏度高温的设备,得有实打实的技术,来不得半点马虎。”不同于普通的“泥瓦匠”,吴春桥所从事的冶金炉窑砌筑,对砌筑工艺要求极高,砖与砖之间的缝隙要求以毫米计算,“砖缝过大,可能造成漏气透火隐患甚至爆炸”。

  在工作中,吴春桥从不稀里糊涂干,靠着一股“钻”劲,熟练掌握了各种炉型的施工方法。在一次砌筑施工中,面对一块高炉碳砖长约1.7米、重达近1吨的“巨无霸”,他和团队反复试验,不断调整泥浆黏稠度,筛选砌筑手法,制定不同的砌筑方案。最终,经他砌筑的碳砖砖缝达标,墙体表面平整度均保证在1毫米以内。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2015年,吴春桥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竞赛,使近百名青年骨干脱颖而出,成为本工种岗位技术能手,3名学徒获得全国性技能大奖。

  “我为自己是一名武汉人感到自豪,更为拥有这样一个成就自我价值的平台而自豪。”从一线的筑炉工成长为专家型技能人才,吴春桥表示,在“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中,将继续爱岗敬业、实干创新,用实际行动让冶金行业的人才队伍生生不息,用担当奉献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潘会平)

  ■ 诚信 诚信武汉我践诺

  黄陂区华秦商行总经理张革华:

  生意要做长久 必须把讲诚信摆在第一位

  4月10日,张革华像往常一样,走进黄陂区金堂街综合批发市场,进行日常走访。“老董,最近生意怎么样?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咱们诚信经营,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底线一定要守住。”在兴达副食批发部店内,他边跟负责人董先生聊生意边叮嘱。

  黄陂区华秦商行总经理、武汉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张革华从事副食品行业批发及零售近30年,在市场持续经营扎下了根。他带领行业同仁共同发展,创办的金堂街综合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当地群众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物资供给站,他本人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如今,张革华的副食店年销售额从几万元增长到1000多万元,销售网络辐射合作商户达800余家。

  “生意要做长久,讲诚信必须是第一位的。”张革华说,经商近30年来,从他店里出售的商品,均是从正规渠道商家进购,绝对要求货真价实。

  最近一段时间,张革华一直在为市场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奔忙,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前不久,他专门组织市场商户代表召开座谈会,积极商讨可持续经营解决方案,动员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严格履行食品经营七项自律制度,做到合法合规、文明诚信经营,实行产品质量层层溯源追责机制,确保让老百姓买到放心商品。

  为了把诚信经营落实到每一个商户,张革华还探索出星级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将食品经营户划分为四个信用级别,最高级为四星级,最低级为一星级,并制作星牌悬挂在门店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诚信经营“追星”氛围。目前,辖区三星级以上诚信经营个体工商户占比达90%。

  “在‘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当中,我们要把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代代传承下去,增强规则意识,践行契约精神,把诚信经营的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服务好人民群众。”张革华说。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叶惠丽)

  ■ 温暖 温暖武汉我推介

  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八(12)班学生张启文:

  得人帮助很暖心 救助摔倒老人传递温暖

  这几天,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八(12)班学生张启文和学校“春晖服务队”的30多名同学一起,课余时间到社区清理共享单车,参与清洁家园行动,这也是“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后,学校和社区联手开展的活动。

  前不久,张启文和两名同学“教科书式”救助摔倒老人的事迹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4月9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这个14岁男孩腼腆地说:“这只是平凡小事,以前也有陌生人帮助过我。”

  张启文和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读五年级时,有一次妈妈骑电动车冒雨送他上学,半路不小心滑倒了,“电动车很重,妈妈抬不起来,我力气小,站在一边干着急”。几个路人看到后,马上过来帮忙把电动车扶了起来,还关心地问他们有没有受伤,要不要去医院?事后妈妈说:“以后别人遇到困难,我们也要施以援手。”

  3月24日傍晚,七一华源中学课后服务结束,张启文走出校门步行到黄浦路轻轨站桥底下的十字路口时,发现有位红衣老人躺在地上无法动弹,几个同样穿着校服的学生一脸焦急地围在老人身边。

  情急之际,张启文看到了路过的同班同学陈时展和马晨,“有老人晕倒了,快来帮忙!”三人查看一番后,随即判定需要叫救护车。陈时展拿出手机拨通了120,张启文拍了几张现场照片,马晨录下视频留存,以便警察寻找和联系老人家属。

  约5分钟后,救护车来了,看到医生用担架把老人送上车,他们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下午,七(3)班的王子兮同学到我们班当面致谢,我们才知道救的是同学的外婆,听说老人状态稳定,才放心了。”张启文说。

  张启文等人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后,同学们都为他们点赞,“有同学叫我们‘大英雄’,我很自豪。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很暖心,我也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长江日报记者黄征 通讯员韩通)

[责任编辑:王荆]
网上展馆
更多>>精彩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