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焦点大图

青山区开展"学党史、忆初心、话巨变"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021-04-06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青山是一片拥有红色基因的土地。新中国建立初期,“钢铁长子”武钢挺起了共和国钢铁脊梁,成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有力支撑。武钢的艰苦创业史就是党在青山的生动历史。进入新时代,青山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再次获得中央肯定并推广。

  自3月初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青山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党史、铭记党恩,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遵循,在各街道、社区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运用党史这部内容丰富的“教科书”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奋发有为,建设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

  为更好地发挥青山区的红色资源教育作用,青山区委宣传部联合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即日起启动“青山”看青山及“我的传家宝”两项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市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征集老物件,寻访好典型等方式,全面了解青山区在党的领导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发展历史和脉络,以区域变迁展现武钢创业史、青山奋斗史、生态蝶变史,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青山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青山”看青山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青山区各街道(管委会)、各社区(村)征集100位名字中含有“青山”的市民,统一组织免费参观武钢博物馆、青和居社区、戴家湖公园、红房子修缮中心,青山江滩抗疫纪念牌展区及工业码头遗址等点位,了解这些地点背后的青山故事,激发奋斗精神。

  “我的传家宝”活动。在全市征集曾经和现在在青山工作、生活的市民家中保留下来的100件老物件,物件具有红色历史纪念价值,具有较深的红色文化内涵。对于精选出来的传家宝,将邀请其主人带着“宝物”,一起做客青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或实践基地,在“学习园地”讲台分享“宝物”故事。

  青山区委宣传部和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诚邀市民踊跃参加这两项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报名联系人:吴先生。联系方式:13807158660。参加“青山”看青山活动的市民可将身份证照片(验证名字叫“青山”)和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发至电子邮箱:13158755@qq.com。参加“我的传家宝”活动的市民可将传家宝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及本人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发至电子邮箱:13158755@qq.com。

  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台将对活动全程宣传报道。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4月21日17:00前。

  在这里,学党史,看青山

  武钢创业史、青山奋斗史、生态蝶变史,还有伟大的抗疫精神,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青山”看青山活动将邀请100位名字中含有“青山”的市民到青山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感受在党的领导下,老工业基地百炼成钢、破茧成蝶的青山故事。

  坐标1:武钢博物馆

武钢博物馆。

  武钢博物馆位于青山区冶金大道与工业四路交会处,是中国首家钢铁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展出面积6000多平方米。2010年11月,武钢博物馆挂牌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一楼:沿着“钢铁大道”步入的是博物馆序厅。武钢于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历经六十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年产钢3000万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钢铁集团。序厅上方的“武钢大事记”记载了这60年的艰辛历程和光辉足迹。

  二楼:武钢投产60周年成就展。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60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历经了一次创业、二次创业(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成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先河)的艰辛与积累,目前正面临第三次创业(积极探索中国钢铁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由内陆向沿海布局的新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三楼:“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仿真区,该展厅采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法,通过“矿山采掘”“高炉出铁”“转炉炼钢”“热轧机”“硅钢轧机”等生产工艺的演示,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钢铁冶炼的全过程。

  坐标2:青和居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

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

  2017年底,青山区委区政府为展现改革开放40年青山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打造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使之成为武汉首个建在社区里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阵地。

  展馆建设以“棚改”为主线,展现了青山区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也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提供了新的精神文化生活场所,助力青山棚改区“二次蝶变”。展馆内最吸引人的棚户旧景部分,共展示了20余名原棚户区居民捐献的80余件老物件,他们也纷纷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展馆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居民与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坐标3:戴家湖公园

“青山之眼”戴家湖公园。

  戴家湖公园分两期建成,一期于2015年5月建成开放,它是武汉从原生态到破坏再到恢复生态的例证之一,是青山区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缩影。2017年11月,国家住建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是湖北省唯一获奖项目。这片饱经沧桑的湖泊,佐证着中国发展理念的演进。

  戴家湖公园二期于2020年10月建成开放。该园充分利用工业废旧物,突出“工业文明的回响”主题,打造华中地区第一个混凝土户外公园,为城市工业遗址改造及再利用提供样本。公园二期与一期完全融合,形成面积达78公顷的武汉最大城市公园。

  公园依地势修建7000余平方米的汇水池、红色耐候钢峰群构成的“铸魂广场”、水泥管游园、混凝土岩石花园、回音壁“呐喊”等,见证青山生态的蝶变,寓示青山将坚定不移地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

  坐标4:红房子修缮中心

红房子修缮中心。

  华侨城·红坊项目结合红房子亮点片区整体规划,打造总体量180万方的长江右岸文化复兴示范区。项目完整保留钢城三小教学楼并加以修缮,以创想焕活新生,拥有修缮实验展、钟书阁图书馆、游心咖啡博物馆、口袋公园篮球场等功能板块,用于常设+临时性文化活动、红坊文创衍生,以及城市设计展览、设计艺术交流、美学生活体验等。

  通过从旧到新,从过去到现在,以红房子的修缮保护,让人们对青山历史人文有更直观的了解。

  坐标5:青山江滩抗疫纪念牌展区

青山江滩抗疫纪念牌。

  青山江滩建有10座抗疫纪念牌,位于建三至婚纱广场长江大堤顶绿道边,详细介绍了援鄂医疗队参与青山抗疫的事迹。这10座红色木质纪念牌坐落在青山江滩最繁华的建设三路—建设四路段,由青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于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时修建。

  10座纪念牌介绍了参与青山抗疫的10个外省市医疗队到汉时间以及参与抗疫的过程和所在医院等。牌上记有中央指导组社区防控组驻区战疫记、陕西医疗队战疫记、湖南国家心理医疗队战疫记、华润集团援汉医疗队战疫记、河南医疗队战疫记、天津医疗队战疫记、浙陕吉疾控队战疫记、新瑞慈善中医之家团队战疫记等。

  坐标6:青山江滩工业码头遗址

青山江滩工业码头遗址。

  在建一、建三、建八路对应的青山江滩里,保留有3处工业码头遗址,分别是五粮库码头、一冶重件码头、红钢城码头。作为老工业基地,青山区的长江边原有较多工业码头,曾为钢铁、化工等产品提供运输便利。

  青山区在发展转型中非常重视长江大保护,同时注重保留城市记忆留住乡愁,对一些工业码头重新规划整治,成为与生态江滩融为一体的工业景观,共同展现青山区的青山绿水和奋斗历程。青山江滩的工业码头遗址既是见证历史的缩影,也是激励今人的丰碑。

  (长江日报 策划: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撰文:李锐袁钢 彭亚楠 李海燕)

[责任编辑:王 玉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