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焦点大图

武汉:温暖的康复驿站 医护人员和康复者亲如一家人

2020-03-19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喻婆婆,我们来查房了。您开开门,慢点,莫着急。”

  推开门,69岁的康复者喻婆婆激动不已,紧紧握住医生张小红的手,不停地念叨“你们对我就像我的亲闺女一样”。

  3月15日14时30分,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丽枫酒店康复驿站,医生张小红和护士吕淑丽、姜莉莉开始为在此隔离的51名康复者查房。喻婆婆是她们今天查房的第一站,“体温36.3℃,指脉氧98,血压130/86,一切正常,婆婆您好着呢。”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喻婆婆感到身体不适,拨通值班医生的电话,张小红和姜莉莉立马赶来给她做了基本检查,各项数值都正常,可喻婆婆仍眉头紧锁、焦躁不安。张小红分析,喻婆婆孤身一人在康复驿站住了这么多天,她又不太会用手机,一定是感到孤独,想家了。

  张小红端来一杯热水,坐到喻婆婆身边,和她拉起家常。起初,喻婆婆一口黄冈话让来自辽宁葫芦岛的张小红似懂非懂,聊着聊着,语言已不是问题,欢笑声不时从房间传出。第二天清早下夜班前,张小红再次去喻婆婆房间,把自己的一部智能手机借给喻婆婆用,并教会她用微信和远在黄冈的家人视频聊天。喻婆婆的心情一天天好起来,她连连感慨,是“闺女”治好了她的心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听到查房的敲门声,71岁的康复者陆爹爹唱着儿歌把门打开。在陆爹爹眼里,这群“白衣天使”就是他的“燕子小姐姐”,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的康复十分顺利。“虽然我看不到你们的脸,但你们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

  3月2日晚上的一幕,让护士王佳佳永生难忘。当天下午康复驿站来了第一批康复者,其中86岁的曹婆婆,患有极高危的高血压和老年痴呆性谵妄,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晚饭送到了床边,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多次阻止值班医生陈媛圆、护士王佳佳给她喂饭。两人奇怪地问:“奶奶,您为什么不吃啊?现在身体还没完全恢复,需要多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您一定要多吃点。”老人眼含热泪,双手缓缓合十,冲着两个姑娘一直作揖:“谢谢你们,我不能多吃,吃多了要上厕所,又要给你们添麻烦。”听罢,泪水瞬间模糊了两人护目镜,两人一起安慰老人:“奶奶,别担心,我们给您带了纸尿裤,一会儿帮您穿上,晚上可以放心地睡觉。”饭后,陈媛圆和王佳佳配合着帮老人穿纸尿裤。老人常年卧床,肢体十分僵硬,两个“90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帮老人把纸尿裤穿上。

  查完房,来自南京的护士吕淑丽小心翼翼地卸下身上的“铠甲”,护目镜和口罩的勒痕深深印在脸上。第一次来武汉的吕淑丽已经在康复驿站连续战斗了近一个月。当天,她在朋友圈写道:没看到武大的樱花,没吃上热干面,也没时间去一睹武汉长江大桥的风采,虽有些遗憾,但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和喜悦。春天来了,胜利就在前方。

  —— 记者手记 ——

  康复驿站,是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进行为期14天隔离观察的康复场所。目前武汉市共有300多个康复驿站入住了近2万人。

  3月7日至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先后6次进入康复驿站,近距离感受康复者的隔离生活和医护人员的仁心大爱。采访中,从康复者口中听到最多的词是“谢谢”,而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是“感动”。康复驿站,更像是一个心灵的驿站,像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医护人员和康复者亲如一家人。

  在丽枫酒店康复驿站心愿墙上,贴满了祝福和感谢的话语。其中一句写道:我们原本素不相识、非亲非故,你们却要冒着危险,不远千里逆行,承受这样的生命之托。向你们鞠躬,敬礼!

3月8日上午11时,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丽枫酒店康复驿站,71岁的康复者陆爹爹向照顾他的医生护士表达感谢。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3月9日下午4时,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丽枫酒店康复驿站,64岁的康复者王芳(化名)在房间内跳起舞。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3月11日晚7时,武汉市洪山区委党校康复驿站,近80名康复者在各自房间里接受隔离观察,窗外华灯初上,马路上空无一人。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3月18日上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康复驿站,来自省中医院的刘芙蓉带领康复者学习“八段锦”,运用中医特色帮助康复者改善身心状况。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3月9日下午4时,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丽枫酒店康复驿站,护士王佳佳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康复者、86岁的曹婆婆喂食麦片。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3月8日上午10时,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丽枫酒店康复驿站,一名康复者情绪不稳定,护士姜莉莉主动拉住她的手。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3月15日下午5时,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丽枫酒店康复驿站,结束了查房的护士吕淑丽在窗边眺望珞珈山。这是她第一次来武汉,忙碌了一个多月,却没有机会去近在咫尺的武汉大学赏樱花。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责任编辑:王玉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