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们在社区纳凉点吃西瓜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7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高温天气。武汉也同步进入“烧烤”模式,而且还将持续。
深入武汉街头巷尾发现,全市1400多个社区纳凉点全部开放,吃饭有幸福食堂,乒乓球室里凉风劲吹,老人们直呼“蛮好”;开辟专门区域供孩子们欢度暑假,各大商圈成为武汉夏日最具人气的地方;打球健身的,说出了一身汗特别爽;读书观展的,说心也跟着安静下来特别好……武汉市民消暑纳凉有了更多开放、现代的公共空间和好去处,文明健康度夏成风尚。
夏日健身读书纳凉兴味长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与军运同行”2019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球赛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火爆举行,300多名来自武汉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业余网球俱乐部的业余高手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过足了一把网球瘾。
塔子湖一队队员严志斌一早就和球友们来到了现场,准备观看淘汰赛。他说,他们平时练球的球友,这次组了两支球队参加比赛,虽然没有出线,“但大家对成绩无所谓,主要是要展示一下武汉网球爱好者的风采。当然,能在有灯光有顶棚的国际赛场上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这样高规格的比赛,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享受,这是平时练球享受不到的待遇”。据了解,这个暑期,每天前往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健身的人流量达到5000人。
在武汉图书馆虽然大部分阅览室闭门,但仍有源源不断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大门,在自习室学习、在台阶上看书、观看在这里展出的中医古籍文献展和油画展。暑期以来,该馆迎来人流高峰,每日接待读者达1.5万人次。
7月29日上午11时,离二楼借阅室开放还有3个小时,27岁的熊女士在走道席地而坐阅读书籍。“平时工作很忙,今天是特意调休过来的,准备看完这本书”,熊女士表示,自己刚刚换了工作,感觉需要“充充电”,这种高温天,如果在家就是开着空调刷手机,不知不觉刷过一天,“图书馆氛围很好,身边的人都投入在阅读中,自己的心也会安静下来,真正投入到书籍中”。
孩子们在书城里看书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纳凉服务让居民直呼“蛮好”
7月29日上午10时,在硚口区汉中街道长寿社区纳凉点,老人们打牌下棋、打乒乓球、吃西瓜,悠闲度夏。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长寿社区是硚口的老社区,老年人对纳凉的需求较大,因此社区把纳凉点分成两个部分,一块是老年人聚在一起打牌下棋,另一块则有乒乓球室、少儿托管班、健康小屋和幸福食堂。
94岁的张万芝就住社区纳凉点楼上,每天上午9时不到张奶奶就会来到社区纳凉点,“我原来不住这里,儿子觉得社区环境蛮好就帮我租了楼上的房子,下楼就到了纳凉点,旁边还有幸福食堂,平时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会陪我聊聊天,在这个老社区里养老蛮幸福的,你看我现在就准备去做按摩,不要钱哦。”说完,张万芝杵着拐棍走进了纳凉点的健康小屋,工作人员帮着张奶奶按摩腿部,边按边问张奶奶力度行不行。
做完按摩,张万芝就到幸福食堂准备吃午饭,番茄炒蛋、干子青椒肉丝、青菜几个菜只要7元钱。幸福食堂负责人介绍,现在处于三伏天,食堂相应推出适合老人小孩的饭菜,莲藕、绿豆汤等成为老人们的新宠菜品。
72岁的梁贵生则是长寿社区纳凉点乒乓球室的常客,“我们几个爱好打球的在这里有了活动天地,空调、西瓜都有,非常舒服。下午这个场地就让给青少年打球,蛮好”。
老人们在社区纳凉点打乒乓球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社区“一站式”纳凉花样多
“我早上八点多就过来了,这里不仅可以看电影,还可以和朋友聊天,大家都喜欢来”,7月29日一大早,在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二楼的电影院里聚集了20多位社区居民,他们正在观看电影《龙须沟》。吹着空调,看着自己喜欢的电影,还有个婆婆边看电影边剥莲蓬,好不惬意。
电影院每天早上8时30分开门,一直到下午5时30分,最多可容纳近50人同时观影。两台立式空调将温度保持在舒适的26℃。入口处还有花红茶供居民免费喝。
青和居社区工作人员孙菁介绍:“《龙须沟》《地道战》等经典红色电影最受居民们的喜爱。我们也会根据居民的建议播放他们喜爱的其他影片。近年来深受好评的《战狼2》《流浪地球》等作品也在我们的播放列表里。”
83岁的陈菊香是青和居社区的居民,她是社区电影院的常客。“我只要没事就到这里来,一边看电影一边和朋友聊聊天。这里下午人最多,有时候过来还要自己带小板凳。晚上电影院关门后一楼大厅还有大屏幕可以看节目,一直到晚上9点”。
除了看电影,在青和居社区还有更多纳凉的选择。小朋友可以参加“四点半学校”的暑期托管班,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电影看累了可以乘电梯去三楼和朋友下棋,或者一个人练练书法。有特长爱好的居民还可以跟着老师学学乐器或者学学剪纸。自由选择、自由搭配,夏日纳凉在青和居社区一站就够了。(长江日报 记者覃柳玮 杨帆 朱文秀 冯爱华 通讯员戴良军 蔡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