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焦点大图

节日遇非遗文化韵更浓 硚口区“万粽一心 走进新时代”端午文艺演出欢乐上演

2018-06-15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艾叶香,香满堂,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6月15日下午,由武汉市硚口区文明办、区文体局、区教育局、宗关街党工委、区直机关工委主办,区文化馆承办的“万粽一心 走进新时代——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硚口区南国西汇广场开展。活动以文艺展演、有奖问答、非遗文化体验等形式挖掘端午节日文化内涵,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非遗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文艺汇演 传统文化让节日氛围更浓

  节日遇非遗,文化韵更浓。武汉市第一聋校带来开场舞蹈《伞韵承情》,这是武汉市黄鹤群星奖的获奖作品。该舞蹈创作初衷把苏恒泰油纸伞和舞蹈相结合,反映传承人为弘扬我国民间手工技艺、追梦寻梦的故事。硚口区中山巷小学的10位教师带来的表演唱《谁说红颜不封侯》,融入书法礼仪等传统元素,台上表演者挥毫泼墨,台下观众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赏字听乐,新颖的演出形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硚口区中山巷小学的10位教师带来表演唱《谁说红颜不封侯》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近年来,硚口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教育活动,让戏曲常驻校园,让学生体验国粹戏曲的魅力,促进了校园戏曲文化的蓬勃发展。以戏培志、以戏育人,一批批小戏迷崭露头角。硚口区紫润小学带来黄梅戏《对花》,实验小学带来京剧串烧,小演员们字正腔圆的唱腔、有板有眼的表演,不时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硚口区实验小学带来京剧串烧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礼遇模范 暖心举措让好人精神直抵人心 

  本次文艺汇演,硚口区文明办邀请到全国道德模范董明、杨小玲,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张兵等8位硚口身边好人、先进典型同庆节日。 

  来自宗关街变电社区的阿姨们现场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包粽子比赛,这场比拼结束后,阿姨们一起将粽子送给了台下观看演出的硚口好人们。 

  文明办负责人表示,“要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道德模范,给道德模范充分的礼遇和尊重。此次端午节文艺汇演专门请到身边的好人,就是要体现我们对他们的崇敬。” 

    近年来,硚口区不断奏响好人赞歌,为全国道德模范董明拍摄微电影,编纂出版好人故事书籍,建设网上好人展馆,一系列举措礼遇道德模范,让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引领了崇德向善好风尚。

 宗关街变电社区的阿姨们现场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包粽子比赛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阿姨们将粽子送给了台下观看演出的硚口道德模范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非遗传承 匠人初心让节日更富内涵

  在非遗文化展示区,硚口区19个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用展板的形式图文并茂展现在观众面前。受邀而来的省级非遗项目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楚韵铜雕的传承人向观众展示了作品和技艺。

  当传统节日遇上非遗,如何更好的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苏峰表示,“节日文化与非遗文化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期间展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让非遗更亲民。”他与围观市民简短分享了自己整理、收集、学习、充实家族传统技艺的过程。作为武汉老字号,苏恒泰油纸伞历经五代,承载了武汉的文化记忆,如今因实用价值不高,只能作为艺术品收藏。“我们现在都不再用油纸伞了,但他们坚守传统技艺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围观群众说道。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非遗文化背后的价值,非遗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并逐步走出国门。”市级非遗项目楚韵铜雕的传承人说,“这离不开硚口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武汉市第一聋校的孩子们携汉绣、叶画技艺现身;义烈巷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则现场展示了非遗课程蛋雕绝活……老一辈非遗传承人与学子们同场献技,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更加深入人心。

非遗展示区吸引了众人观看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苏峰展示油纸伞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第一聋校的同学们现场展示汉绣技艺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品传统享文化暖人心,端午本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文艺演出和非遗文化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硚口区牢牢抓住中华传统节日载体,注重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市民群众审美需要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节日文化,形成崇德尚礼、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武汉文明网 卢娟)

[责任编辑:蔡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