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焦点大图

武汉深入推进“经典诵读进校园” 读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2016-10-31 武汉文明网 字号:[][][]  转发

  10月28日,为全面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落实情况,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市文明办主任严宏,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定斌一行调研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小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中学和武汉市六十四中,详细了解“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

  同学们正在朗读国学经典朗读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自武汉市开展“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以来,全市中小学积极有效地推进经典诵读工作,不少学校探索实践出别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武汉市六十四中就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进入教室,让家长了解到学习的重点,同时“师友互评”的爱心教育模式也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互相关爱。

  来到六十四中,一走近教室就听到同学们在集体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内涵,随后,李述永一行抽查学生们《朱子治家格言》和《大学》的背诵情况,学生们能整齐地背诵出部分国学经典,李述永也鼓励同学们:“认真的学经典,涵养自己的气象,我们读经典要读出精气神,要成为优秀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梦的接班人,要从经典中汲取力量。”

  李述永倾听学生们背诵经典作品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在同济附小和同济附中,李述永就两个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四年级三班的刘一诺同学为大家解释了自己名字的由来:取义为“一诺千金”,因为立足于世,惟“不欺”二字。同时她还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了《诗经·蒹葭》和《诗经·关雎》。同济附小的副校长徐皓说:“每个班每一周都会有一个经典诵读的主题,学生们一日三读,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经典诵读的时间;另外结合重大节点学校还开展了朗诵、演讲、表演等经典诵读学习活动,或许同学们背下来的经典诗文现在不理解,但记在心中的这些经典是需要用一生去体会、去理解的。”

  同学们自己制作的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展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李述永与老师同学们共同讨论国学经典的意义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虽然三所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背诵经典环节,学生们普遍存在“掐头去尾”现象,例如背诵《中庸》、《大学》,同学们只会背诵一部分,其余部分不会背诵。针对这样的问题,李述永也向同学们强调为什么要按照《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大学》、《中庸》的顺序从前向后背,因为“《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是教大家行为规范、教大家知道应该做什么,这样你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大学》是教大家修养自己、多学习知识了解社会,《中庸》是教大家以后做人处事的方法。而且一篇文章也要从头背到尾,要了解文章的整个体系,不能像盲人摸象只摸得到腿和耳朵,而不知道象到底长什么样子。”同时告诉老师要给学生构建一个知识架构,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他们可能只知道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观点,这样对孩子的修身和整体的人格成长是不利的,教学讲解要重体系、重原文不能零碎支离。(武汉文明网 刘思萌)

[责任编辑:方 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