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焦点大图

中志联号召200在汉志愿者支援抗洪一线

2016-07-08  字号:[][][]  转发

7月6日至8日,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武汉百步亭社区承办的2016基层社区志愿服务培训班暨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工作推进会在我市百步亭举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部分会员单位代表、各地文明办领导、第五批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段桂青、武汉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武汉市文明办、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负责人主持会议。 

2016基层社区志愿服务培训班在武汉举办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段桂青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2016基层社区志愿服务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3000志愿者防涝排渍 展示志愿服务形象 

  连日来,武汉持续暴雨严重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也让这次培训差点“泡汤”。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的百余名志愿者赶赴“三站一场”,为来汉学员提供食宿安排、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确保了培训的正常进行。武汉市文明交通志愿者、防汛巡逻志愿者沿途防涝排渍,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充分展示了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武汉人热心快肠、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 

  百步亭社区50多岁的志愿者王凤珍变身“人肉路标”守在敞开的窨井旁边,为过往车辆和行人当起“警示牌”;辖区商铺加班加点生产食品送往抗洪前线;社区志愿者连同物业员工疏通管道、为困难居民送菜送米、宣传卫生知识,排除隐患稳定居民情绪。百步亭社区9个苑区共出动了3000名志愿者经过24小时的奋战,不仅将渍水排除一空,而且将马路、苑区打扫得干净整洁,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志愿服务负责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志愿服务“观摩课”。 

 

幸福时代志愿服务队为防汛排渍的物业志愿者送姜汤 

  5位专家深入浅出 传播志愿服务经验 

  本次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专题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精彩授课。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分享了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就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百步亭社区推出“四个一”志愿服务模式,搭建社区官网,实时展播全国1万多个社区志愿服务动态。建立微信群,对接志愿服务需求,共享志愿服务信息。开发“爱社区”手机APP,社区居民随时随地“找书记”。成立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中老年人供日常生活服务。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项目部、组织部负责人陈炳具结合当前形势,指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要“抓关键、讲顺序、用真心”。江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全国百强社工服务机构负责人赵立新,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部负责人刘立向,中国社区网总编辑于天宝分别就“志愿服务事业法制化”、“社区志愿服务文化理念与实践”、“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与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与会代表分4组实地观摩全国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详细了解百步亭社区各志愿服务站点运作情况,围绕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落实落细等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就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6年授予182个示范站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第五批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代表 

  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工作推进会上,王波宣读第五批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获奖名单,授予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玉桥北里社区等66个社区为第五批“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牌匾。截至目前,全国共182个社区获此殊荣。6年来,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联络全国2万多个社区,每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0多万场次,2000多万社区居民受益。打造了“学雷锋、三关爱”、“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 

  2016年5月,总站面向全国征集“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截至7月1日,全国各地社区共报送1000多条邻里守望结对案例,通过精心挑选,36例典型事迹将登陆中国社区网、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专题展示,向全国推广“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典型经验。 

  20个城市1万个社区 共享百步亭志愿服务经验  

 

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执行副总站长、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分享社区志愿服务经验  

   今日,200名与会代表将分组实地观摩百步亭社区“一月一品”志愿服务工作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展、“三方联动”物业志愿服务、百步亭爱社区众创空间等志愿服务站点,与社区志愿者交流,详细了解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全国首家社区创业孵化平台,百步亭爱社区众创空间独创体验式创业模式,为家门口的创业就业者提供服务。社区邀请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等企业家及专家学者作为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社区6万多名居民自发成为“双创志愿者”,率先体验产品。 

  2015年7月7日,全国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落户武汉百步亭社区。一年来,百步亭社区通过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为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近10万名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提供了培训服务,打造出“北方百步亭”、“南方百步亭”等品牌,有效地提升了广大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技巧,促进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基地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30多所院校签订了共建协议,成立了40多支各领域讲师团队,建立了涵盖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创业、社区党建、社区物业服务等六类课程体系。 

  学员纷纷表示,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短,但是主题鲜明、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全国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接地气、创意足。河南省洛阳市创建办副主任刘乐意连续6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他表示,每次来武汉、来百步亭,都有新的收获,回到洛阳后将结合百步亭社区先进经验,创新、提升志愿服务模式。 

  中志联号召与会志愿者支援抗洪一线 

  6日的这场大暴雨,不仅让大家共同见证了江城抢险救灾的能力,也展现了江城志愿者的美丽风采。他们有的奔赴防汛抗洪一线守护大堤,有的安抚灾民情绪、搬运救灾物资。“特别是百步亭社区50多岁的志愿者王凤珍变身“人肉路标”守在敞开的窨井旁边,她的行为感动了我们所有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段桂青现场提议,如果武汉的防洪抢险需要更多志愿者的帮助,在场的志愿者都可以上一线。现场掌声响起,200多位参会代表纷纷响应。 

  广东省中山市志愿者联合会副秘书长简伟波:武汉志愿服务工作扎实,关键时刻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让我很感动。如有需要,我愿意和武汉志愿者一道,一起抗洪防汛。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满洲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鑫:7月6日,通过微信,我看到曾经的战友不顾一切从外地奔赴抗洪抢险前线。作为一名边防转业老兵,我被他们的行动深深感动。我生活在草原,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水,但我深知水火无情,作为志愿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社会和谐安定贡献力量,我也为自己是志愿服务者而骄傲! 

  北京市通州区委社会工委副处级调研员姬永斌:参加这次培训,适逢武汉大暴雨袭击,耳闻目睹武汉各个行业志愿者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哪里有需要,就冲到哪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海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指导中心主任科员杨炜丰:武汉下这么大的雨活动还组织得这么好,证明百步亭的组织能力十分强,而且救援现场都是志愿者的身影,我也觉得十分骄傲。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书记赵耐香在朋友圈为志愿者点赞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书记赵耐香:踏上飞往武汉的航班,心情是沉重的,不是因为飞机的延期晚点,而是朋友圈不断被武汉洪水、暴雨的字眼刷屏。伴随着亲人们一路的担心,我终于来到武汉。可是从下飞机到酒店,一路观察武汉城区并没有想象中积涝成灾。在开会地点百步亭,更是看到辖区内志愿者在有序地进行排涝工作。1500公里,宁夏到武汉的距离,那么远。但武汉这座城里默默奉献的一些人,让我们在这样的灾难时刻心连心,是左心房到右心房的距离…… 

志愿旗帜飘扬在基层社区示范站 

  “雷锋家乡”:两位84岁爹爹的坚守 

  湖南长沙市高新区和馨园社区,是雷锋的故乡,社区有雷锋故居、雷锋纪念馆。雷锋精神成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指引,志愿服务渗透到了每位居民的生活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雷锋”社区。 

  两位“雷爷爷”是引导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核心人物。湖南省雷锋纪念馆第一任馆长雷孟宣,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宣扬雷锋精神。他在和馨园社区开办了“老馆长故事吧”,虽已84岁高龄,可每周都会抽3个上午,在社区里讲述好人故事、传播雷锋精神,指导社区志愿者活动。同样是84岁的国家一级书法大师雷键敏,带头创建了“老幼书香斋”和“雷爷爷书画工作室”,自费印制教材,免费教孩子们书法,传承国学。每次外出,雷键敏都会随身携带纸笔,看到有人做好事行善举,就现场画下来送给做好事的人。 

  两位老人成为了社区的道德榜样,感召了社区居民。社区近6000名常住居民中,志愿者达1000余人。16支志愿队伍活跃在社区之中,既让志愿者的生活更加充实,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便利。 

  三亚“候鸟”老人组志愿队守护栖息地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机场路社区,是全国“候鸟老人”的聚集地之一。每年,大批“候鸟老人”入住,亲情缺位,成为很多老人难以言表的遗憾。 

  “看着孤独老人通过网络与亲人联络时的开心,我第一次感觉社工这个专业的价值和志愿服务所承载的意义。”社工钟正阳说,“关爱候鸟老人——乐学驿站”项目因此诞生。志愿者们每周为老人讲授微信现代社交工具的使用方法,也与老人们聊天做些家务,“笑”敬老人。“候鸟”老人们得到心灵慰藉,也加入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方式回馈这个给他们温暖的城市。 

  80多岁的原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九如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早晨,他都会拿着垃圾袋,沿着三亚湾散步,看到垃圾就拾起。“上世纪70年代,我来海南科考,那时候的海特别蓝,在船上撒点吃的,海鸥成群飞来,几乎将人扑倒。”罗九如说,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受考验,是“候鸟”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栖息地。同他一样,社区里百位“候鸟老人”加入环境保护志愿队伍,把异乡当成了家乡。 

  常德80岁大爷夏日连续志愿服务20天 

  2012年,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以及东江街道的支持下,社区争取到了国家发改委投资70万元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但要建这样一个工程,资金远远不够。 

  得知社区里要建养老中心,从小在社区长大的商人陈老板主动找到陈剑频,表示现在自己挣钱了,要回报社会,愿意捐赠5万元。陈某某的举动,带动了新坡社区内的企业纷纷解囊捐赠。大楼建好后,新坡社区2000多名社区居民又主动提出参加志愿服务,铺路植树,轮流帮工。“我家的树怎么样,要是用得上就挖走。”树木运到花园之后,居民又拿上铁锹锄头自发前来植树、浇水,帮助原本光秃秃的公园实现了绿化。 

  80岁的刘日生老人也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他加入修剪草坪、清理卫生的队伍中,炎炎夏日连续工作20多天。他的老伴视力不好,不能做太多具体事务,便在照料中心落成当天,捐出了自己的部分养老金……社区居民刘开德说,“信任”是居民自愿出钱出力的基石,正是因为看到了养老中心是尊老敬老的实在事,他们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 

  福建厦门:“金安”模式领跑全国 

  在福建厦门,有一个年轻的社区——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它还不到7岁,却在今年由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推选活动中跑在许多老牌社区前面,摘得含金量极高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7月6日,金安社区两委委员米林来汉参加了2016年全国基层社区志愿服务培训班暨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工作推进会,向中国社区网记者讲述了“金安”模式领跑全国的秘诀。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做人是如此,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是如此。”米林说,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避免"一阵风"现象,规范、制度化的机制和流程就尤其重要。为破解这个难题,2013年,金安社区率先在福建省开展志愿服务制度化试点,经过近一年的打磨,建立起了志愿服务对接、注册、培训、记录、奖励、保险以及社工带志愿者、党团员带头示范“八步”服务制度,打造了“快乐365”、“金哥安妹斗阵行”等志愿服务品牌。 

  “每个季度,我们都会在社区广场上,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公布志愿服务光荣榜,对志愿者们进行鼓励。”在居民热情的带动下,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市海事法院等8家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书,形成组团式志愿服务队;社区还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协会,组建党员服务队、平安护园队等14支志愿服务队。目前仅登记注册的金安志愿者就多达2453名,相当于每十个金安人中就有一名是志愿者,这个比例在全国社区中都属前列。 

  “2010年,习总书记到我们社区视察,他说‘我羡慕你们居住在这样美丽、幸福的社区。’这句赞许,一直激励和鞭策着全体金安人。”米林说,这次来汉参会,他想把所有社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打包带走,打造 “金安模式”升级版。(长江日报、武汉文明网) 

[责任编辑:卢 娟]
关闭